2 小学习作评价现存问题
2。1 诊断功能缺失
习作评价未能始于习作教学活动之前,教学活动的设计缺少习作评价诊断功能的考量。教师在设计一篇习作的教学活动时会考虑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征,会考虑性别差异,会考虑习作要求,也会考虑学生的习作水平。但是,学生关于这篇习作有多少素材积累?学生对于这一习作题目有多大的兴趣?学生针对相似题目的习作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些关于学生的,仅针对一篇习作的具体情况教师往往没有明确的认识。
同一个学生在面对不同的习作题目时,表现出的兴趣是不同的。比如对于一位喜欢看童话故事的学生而言,想象作文可能比写实作文更有趣。兴趣的偏向会导致素材收集的偏向,也就会使学生有些题目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对另一些没有兴趣的题目就会无话可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认知如果仅停留在其无话可说的情况,那么就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感兴趣题目上的长处,也就可能错过了一位童话大王的诞生。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有效的教学应该是以对学生充分的了解为基础的。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能力、动力兴趣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地掌握后,才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有针对性地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效果。
2。2 引导功能不明显论文网
小学习作评价的引导功能体现在,通过评价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应该在习作的过程中掌握什么,注意什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解读题目和欣赏例文时讲述习作要求、方法等,却忽视在评价过程中强调。学生往往能在评价中知道自己的习作处于低等水平、中等水平或高等水平,却不能在评价中知道为什么是这一水平,更不知道如何提高水平。
在许多情况下,学生未必能够在解读题目和欣赏例文时,注重和领会教师讲述的习作要求。毕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是针对集体的教学,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接受能力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教师可能会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但总会忽略一小部分学生,或者会有所侧重。这也就导致总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在一对多的教学中掌握习作方法,领会习作要求。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习作评价来帮助学生巩固习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如果,学生无法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短处,找到“补短”的途径。学生又能在什么时候提高习作水平呢?
2。3 反馈功能不切实
习作评价的反馈功能常常得不到切实的体现。有效的习作评价应该是一面“镜子”,能够及时、真实地映照出学生习作的问题、长处、变化、进步。在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教学之后,觉得自己会写了,能够说出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行文,也能够说出应该注意哪些写作方法的运用。但是,在落笔时,就会无从下笔。这说明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是存在偏差的。这时,就需要习作评价来真实地展示学生的习作情况。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的认识与真实水平的差别。学生可能知道自己的习作水平在班级中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但是,这样的位置代表什么?自己是否真的会写某篇习作了?习作水平与之前有什么样的变化?是有进步,还是原地踏步?这些学生迫切需要的反馈很少能在评价中得到。
2。4 激励功能见效少
小学习作评价不仅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旨在通教师充分的肯定、鼓励、赞扬,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提升信心、提高习作热情。理论上说,如果评价开展的好,学生的习作热情将会提高,习作动力会增强。当学生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充分的肯定,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对更多的赞扬有更大的渴望。文献综述 小学习作评价问题原因及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