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要求师范生的教学语言具有生活化
从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来看,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有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这些内容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并指导社会实践。同时,从人的发展看,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也只有在社会生活和实践基础上才能得以形成和提升。总之,“实践性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基础。”[6] 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这种实践性要求师范生的教学语言具有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并不是说要用大白话,而是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譬如,在讲文化的传播途径时,可以运用风靡全球的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作为实例导入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4.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要求师范生的教学语言具有通俗性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抽象性。这一学科特点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脱离实际的感觉,容易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常常会给人造成“假大空”的感觉。如果这时教师再照本宣科,依赖教材,就会导致学生的排斥和厌恶。因此,师范生要学会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在不曲解原意、不断章取义的情况下,将理论性较强的书面语通俗化,转化成口头语,这样更能便于学生接受。尤其是在讲《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的时候,要充分运用生活经验和事例将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比如,在讲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这一哲学原理时,可以用“乐极生悲”“祸福相依”这样的具体俗语和事例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增趣性,活跃课堂氛围。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照本宣科,依赖教材语言
1.教学语言书面化,晦涩难懂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学语言过于书面化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师范生自身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无法将一些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转化为口头语,从而便于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师范生没有树立基于教材但又要超越教材的意识,也就是说为了确保理论知识传达的准确性,而过于依赖教材语言。
2.教学案例陈旧,使教学语言没有吸引力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所用教材在不断地更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的一些材料探究或者事例并不是最新的。例如,《政治生活》的最新教材中在“民主决策”这一框题中引用了2011年发改委进行的阶梯电价听证会。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训练中可能会依赖于教材案例,显然这些为数不多的陈旧事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使教学语言没有吸引力。 浅析师范生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