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3)

时间:2019-08-17 15:25来源:毕业论文
亲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Copper等人在1998年的时候,相比较亲子依恋安全性较差的男生,具有安全亲子依恋的男生出现较少的问题行为,即非安全依恋


亲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Copper等人在1998年的时候,相比较亲子依恋安全性较差的男生,具有安全亲子依恋的男生出现较少的问题行为,即非安全依恋的男生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接着又对依恋安全型不同的青少年进行比较,发现属于焦虑型依恋的青少年最容易也最多出现危险和问题行为,而依恋类型属于安全型的儿童,他们的适应行为最好。不过,和这两种类型比较,属于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不论是在问题行为上还是在危险行为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岳永华(2002)等也发现了,在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上,非安全型依恋儿童都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的问题行为上,和其他类型的儿童相比,混乱型依恋的儿童都很高;在内隐的问题行为上,矛盾型儿童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外显的问题行为上,回避型依恋的青少年也是显著的高于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对于亲子依恋和犯罪行为之间的相关也有研究者进行了研究,且发现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和亲子依恋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对于青少年犯罪行为问题,亲子沟通与父母信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张秋凌等,2005)[4]。
亲子依恋影响同伴关系。多数研究显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更加受到同伴们的喜爱和欢迎,因为他们比其他依恋类型的儿童更加友好,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吴放(1995)等研究显示,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和亲子依恋安全性呈显著相关,和非安全依恋儿童相比,安全依恋儿童乐于助人,且几乎不存在较强的攻击性,并很受同伴们的喜欢。于海琴(2004)的研究显示,儿童在与父母双方都建立起了安全依恋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好的与同伴交往;最不能和同伴友好交往的儿童就是与父母建立了双重非安全依恋;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则是那些既没建立起双重安全依恋也没建立起双重非安全依恋的儿童,即他们与父母中的一人建立起了非安全依恋,和另一人则建立起了安全依恋[5]。李同归在2006的年时候,研究发现了初中生与父母的依恋类型会显著影响他们与异性同伴的关系,即初中生的依恋类型与异性交往行为呈显著的相关。具体表现为,焦虑型依恋的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行为要远多于安全依恋型的初中生[6]。         
       亲子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陈恩佳在2009年的时候发现了儿童心理健康与他们的依恋类型呈显著的相关,具体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心理健康程度是最高的,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的儿童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童辉杰(2010)等的研究显示,母亲和父亲的信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疏离对心理健康存在正向预测作用。Raja(1992)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与依恋类型也存在相关关系,安全依恋青少年要比非安全依恋青少年的幸福感高出许多。因为和安全依恋青少年相比,抑郁和焦虑会常常伴随着非安全依恋的儿童。  
亲子依恋对适应性的影响。邹乱在2009年的时候研究发现了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与亲子依恋安全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双重非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在社会积极适应方面明显地低于双重安全依恋青少年,在消极社会的适应上,则是双重安全依恋青少年明显低于双重非安全青少年。陈盈珊在2000年的时候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生活适应性方面,会受到其自身依恋关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疏远时,他们将不会有良好的生活适应性;与此相反,当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很亲密时,他们也将会拥有良好的生活适应性。 小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752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