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
2011 年新颁布的修订稿中将“问题解决”列为义务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目标之中。具体阐述了问题解决的内容与2001年的实验稿课程标准相比更加明确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培养,因此本文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体分成了以下四种能力结构。
1.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从具体情境理解问题情境,能够筛选提取相关的关键信息并且进行概括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小学生首先能够认识和理解问题情境所呈现的关键文字、图形、表格、视频等相关信息,同时能够分辨信息中的相关概念和所要表达的特定信息,然后从情景涵盖的各类信息中筛选、提取并概括总结出与目标问题相关联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学信息,初步形成数学问题的意识。概括来说就是理解问题情境和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2. 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发现往往始于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也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一种数学语言表达和问题情境转化成数学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小学生斟酌语句的意义,也就是小学生自身掌握各种形式的语言,它包括:文字形式、图形形式和符号形式,并且能够将它们相互转化。最终的结果是将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通过数学语言的形式。然后在对问题准确表述的基础上能够将问题形式化和数学化。概括来说是数学语言表述和问题情境材料形式化和数学化的能力。
3.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能都利用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归纳,明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数学原本就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所以对于问题的分析主要还是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或是自我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数学画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然后针对问题利用综合的方法分析提出可实行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4.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运用数学或是其他的符号进行运算,对计算结果和方案进行检验、反思、评价和总结,然后将解决问题的结论和方法运用到其他的问题情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还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反思评价,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法,自我反思评价是学生最需要最缺少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还要将数学知识进行迁移,举一反三,获得数学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
(三)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价值
1.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并不是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个人的自主建构,数学学习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有继续探究思考的热请,有解决问题的驱动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检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发现和思考,尝试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能够初步具有数学的眼光识别出存在于数学的现象或是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或是数学关系,大胆的提出问题。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改进(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