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2)

时间:2019-08-19 18:49来源:毕业论文
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学习习惯,并且要对学习习惯的行为成分进行一定的理解,这样对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一)学习


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学习习惯,并且要对学习习惯的行为成分进行一定的理解,这样对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一)学习习惯的类型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从我们踏入学校,步入学生时代开始,老师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最后都会增加一项即预习明天要学的知识和复习今天所学知识。课堂上很容易学会东西但也很容易忘记东西,老师的用意是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新内容自己再进行一次消化,慢慢就会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是很有道理的。预习的用意是让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哪些自己可以搞懂,哪些是需要认认真真听讲的,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很多都很被动,老师让做什么才做,甚至有的还不想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很难得到家庭的督促和帮助,面对学习总是很疲惫。所以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3]。     
2.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自然给我们人类两只耳朵一张嘴巴是给我们多倾听少说话的哲理性启示。雄辩和倾听就好比银和金。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和学生在课下听课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认真听讲,并且会跟老师沟通交流才能理解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课堂的氛围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倾听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留守儿童平时很少有与人沟通的机会,他们比较内向,所以一般没有倾听的习惯。让留守儿童养成倾听的习惯是一项需要长期规划的任务。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有一条就是努力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足见养成倾听的习惯的重要性。
3.勤思考用心学的习惯
学生在求知阶段的两大“法宝”就是学习和思考。在学习阶段,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都要学会对所学知识和问题进行思考,在学习上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尤其是老师。留守儿童因缺失家庭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吃东西、说话、睡觉,或是因为课堂上没有吸引他们的东西,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些情境,增加课堂的趣性。这样慢慢的学生就会喜欢上课,就会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感兴趣,慢慢地,他们就会开始对老师所讲的东西进行思考[4]。
4.勤于动手的习惯
所谓的动手就是操作。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在实践中操作是至关重要的。思文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之间不能缺少一个。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在讲完书本上的知识,老师会让学生拿着钱自己去商店用不同的币值买不同价值的商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操作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小学生的一项生活技能,做到所学有所用。很多东西理论性强,但是与实践相结合就会显得简单且容易掌握。
5.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我的习惯
小学生在学习阶段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我们要引导小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因为只有思考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小孩子问一些成人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小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一些东西质疑,比如我们为什么不能住到太阳里面呢、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呢等等。就是有这些质疑他们对所得到的答案铭记于心。如果到这种质疑精神一直存在那是非常好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有很深的记忆。传统教育下的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的权性,一些学生不敢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提出质疑更不敢去表达自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倡导师生平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并勇敢的表达自我。慢慢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养成敢于质疑和表达自我的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79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