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法制、法律观念淡薄。近几年未成年青少年犯法犯罪也频繁出现。如今,互联网的繁荣,中学生沉迷网络,上网成性,由于自身控制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不足,在网站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加之青春期冲动的性格,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也逐渐增多。
第七,日常行为不规范,道德冷漠。对于中学生打架聚众斗殴的事情,人们好像已经不奇怪了,已经习以为常。中学生盲目崇拜打架厉害的同学,组成帮派,与其他的帮派打架,讲所谓的义气,影响身体健康。而给老人让座、孝敬老人等也没有很好地做到。甚至于现在有的中学生旷课厌学,还公开勒索敲诈,已然成为让人担忧的一代。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的形成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青春期的他们心智不成熟,不具备完全的是非、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同时这个年龄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也有着不良思想品德现象的发生,例如近几年来引发轰动与震惊的喂奶门、酒瓶门、校鸡门、厕所门。这些事件媒体曝光之后,让人震惊,很多人无法接受身为中学生的他们为何有如此行为,更甚至得出结论当今中学生已然成为堕落的一代。现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除了总体上不错以外,还存在着许多我们急需注意的严重问题。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种现象,就必须有一些理由,并且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结果。当今中学生出现如此之多的不良思想品德现象,除了自身心智发展不成熟、是非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欠缺的生理发展原因以外,还有来自各方面的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当今中学生出现如此之多的不良思想品德现象,首先学生个体应为其承担一定的责任。中学生阶段他们自身心智发展不是很成熟,是非分辨能力欠缺,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发展处不良的思想品德。他们的个人态度与个人素质能力对自身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影响最为重要。
第一,个人态度方面。我们经常倡导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多倾诉,多听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但是学生根本不接受,他们看到教师找自己谈话大多数都是排斥心理。在这种心理下,教师对学生任何的教育都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经常出现的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表面上表示以后会改进,再也不怎样怎样做了,可实际上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老师所说的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甚至以这种行为为荣,在同学间炫耀。而对于家长的沟通交流,很多学生觉得和家长有代沟多数不愿意和家长说自己的心理想法。这样的心理造成了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与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第二,个人素质能力方面。不同的学生,个人素质,个人约束自控能力也不同。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约束自己的能力很强,并且对于自己的行为加以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素质低的,能力弱的学生,自控能力弱些,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更容易形成恶劣的思想品德。
每一个个体,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都有着相应的义务,并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都要对自己的的行为负责任。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中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实是,许多家庭教育存在着误解和缺陷。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大都是错误的。家长都尽力要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努力工作的商业条件。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是许多家长忙于事业和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少,不能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与发展动向,忽略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一地给孩子钱,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助长了孩子“所谓有钱好办事”观念的滋生。“家长蒙昧的‘爱’带来了可怕的德育结果。有些中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父母觉得子女要钱就给就是对他们的爱,许多孩子认为钱就是一切简单,让别人帮自己写的作业,用钱解决孩子的校园纠纷,认为钱可以代替法律条文[1]。 ”而现在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的根本不在意,重智育轻德育,认为成绩代表一切,成绩好其他都很好。有时候家长会老师和家长反应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的反应却是:“怎么可能呢,我儿子/女儿成绩那么好,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更有的时候家长以“影响学习成绩,浪费时间”的理由而不同意学生参加一些学校班级的活动。我同时也发现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都交给老师,经常交代老师多关照关照自己的孩子,表示自己管不了很无奈。这些缺乏家长正确教育和关心的中学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表现的尤其叛逆和孤僻,也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 当今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浅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