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变化
2.1 由知识权威者向知识探索的合作者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教师的所有要求都必须达到。但新课程要求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很明显,传统的教师角色观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新课程相抵触。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知识题材的快速增加和更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更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因此学生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老师并不知道的东西,此时教师的知识储备就不一定比学生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师生双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生的头脑比教师更灵活,在课堂上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鲜活的思路。而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事物的正确看法以及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优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因此师生应结成学习的伙伴,互相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这样才能跟上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步伐。
2.2 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主宰安排课堂活动,而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安排的流程被引向教师心目中的规范答案和既定思路。说白了就是学生钻向老师设计好的圈套,而这违背了新课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教师应是一个杰出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有效地动起来,在课堂中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在活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管理,使教学活动能够宽松而又有序的进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求教师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研究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而为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从而不使基础差的学生因为活动难度太大而对学习产生挫败感,同时也不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任务过于简单而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情况调控教学环节,当发生学生参与不够积极而氛围冷淡时或者学生声音过大而影响其他学生思考时或者学生因意见不同争吵而影响课堂秩序时,教师应及时给以组织协调:提醒过于活跃的同学把机会让给其他人,鼓励沉默的同学大胆表现,积极与别人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自己会说,而且要学会倾听,在听取别人的建议中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只有教师有效地组织好课堂,学生才能“主演”好这个舞台,在学习活动中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2.3 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转变
新课程为教师展现了一条新理念:“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看出,教师单纯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是教师的一个新角色[2]。所以,在课堂中,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被新的教学方式取代是必然趋势。 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获得知识渠道的多样化使学生的知识库更丰富,这样有些问题学生可以在累积知识经验中自行解决,此时教师适当的放手更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为每位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更要留心学生的表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只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将课堂活动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 新课标下的师生角色变化(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