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研究(2)

时间:2021-08-27 21:06来源:毕业论文
2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朗读教学的意义重大,但是在如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朗读时

2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朗读教学的意义重大,但是在如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朗读时间的安排较少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应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但是,在如今小学语文课堂上,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教师安排学生实际朗读的时间有时甚至不超过五分钟,还有的甚至仅仅利用早读课的一段时间来进行集体朗读,朗读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2.2  朗读缺乏指导与层次

 朗读并非没有目的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朗读应当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而读。在如今的朗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仅仅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是将其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朗读缺少一定的指导,使得学生们的朗读成为一种重复的、机械性的没有目的的朗读。例如:在学生预习课文方面,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课前做到通读文章,能够准确地读好生字、词语;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读完课文,教师就已经让孩子们停止朗读,从而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的这一做法忽视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使得朗读仅仅发挥过渡性的作用,教师完全没有把朗读真正落实到位。

通常,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容易忽视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是不是真的会读?这一段文字是集体读比较好,还是个别朗读效果更好?教师是否需要范读?正是对这些问题缺乏一定的思考,才使得许多老师在朗读教学上含糊不清,朗读也缺乏层次感,学生们的朗读效果不佳。文献综述

2.3  教师自身朗读水平存在局限

谢攀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归因》一文中提出:“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首先自己要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然而,培养专业教师的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中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进行专门的朗读学理论指导和技巧训练,由此进入教师岗位的教师,其自身的朗读水平必定良莠不齐,从而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是差强人意。”[2]不得不说,如今的许多语文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朗读知识理论和技巧,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与指导,进而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2.4  朗读形式较为单一化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的朗读形式,比如:齐读、默读、个别读,这些形式看似灵活多样,但却常常是一种或两种形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朗读,甚至是不分年段、层次的朗读。他们其实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来进行朗读教学的指导,比如说: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采取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或是教师的范读相结合的形式,由此调动孩子们朗读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是一种朗读形式的简单重复,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5  教师忽视对朗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是朗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也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刘雪飞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出:“在课文的讲析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常常停留在‘读得很好’‘读得很流利’‘读得很有感情’一般性评价上。这样模糊敷衍的评价根本就没有按课标中要求的从语音、语调、感情等方面综合考虑。”[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么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清晰学生们朗读水平之间的差异,采取一种鼓励性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与赞赏。而如今的很多教师对学生朗读得评价语却很是吝啬,缺少对学生朗读激励性的评价与指导,因此难以激发孩子们对朗读的兴趣,更别说提高朗读水平了。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10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