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区初中生亲情观淡薄的归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第一,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心理“断乳期”,和父母拉开了心理距离,在调查中显示淮安初一住校生通过公用电话经常与家人联系的占29。41%,淮安初二住校生经常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的占23。8%,而淮安初三住校生基本不与父母联系,这个数据充分表明了中学生的心理渐趋成熟,他们开始脱离一切由父母做主的依赖时代,变得独立坚强,越来越果断,遇事能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样的变化一方面锻炼了初中生的处事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致使初中生的亲情观变得淡泊。
第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情感表达上比较羞涩。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全部学生都肯定了自己对父母的爱,但经常把爱表达出来的却很少,淮安城区初中占23%,常州城区初中占16。24%,许多初中生认为对父母表达爱太过于肉麻,觉得爱不必宣之于口,这其实对于增进家庭亲情是一大损失。
第三,初中生大多属于叛逆期,他们一方面爱自己的父母,一方面又经常与父母冲突,加上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不全面,经常容易产生偏激思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父母的读书工具”“父母把分数看的比自己重要”完全曲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把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越拉越远。
第四,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渐渐取代形象思维发展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还并没有一个明晰的亲情观概念,再加上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不平衡性,有的学生可能过早懂事有着系统的亲情观,有的学生可能还懵懵懂懂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感受、体验,所以亲情观念参差不齐。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学校原因
虽然现下提倡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政府也努力改进教育体制以做到上层建筑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分数至上的观念并无法快速在人们心中扭转,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重认知而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上,从而在某些方面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重教书而轻育人,忽略了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重结论而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无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形成独特个性;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无法从更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亲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亲情观,而这种状况在竞争压力越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越明显,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淮安城区初中在学校经常接受亲情教育的学生占13。88%(此处亲情教育包括班会课、各类学校组织的关于亲情的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等),而在常州城区学校中经常接受亲情教育的初中生却寥寥无几,只占6。59%,且多数是因为语文、思品课教材涉及所以才实施的教育,更证实了我国教育在亲情关注方面的缺失……
苏南苏北城区初中生亲情观比较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