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中北部,位于118°12'E至119°36'E,32°43'N至34°06'N之间,分别与江苏扬州、盐城、连云港、宿迁以及安徽的滁州市接壤。东西横向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纵向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大约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0。
地形地貌方面,淮安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高山峻岭,地形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低山丘陵,地势较高。全市69.4%为平原,11.4%为湖泊,18.2%为丘陵岗地。
气候方面,淮安市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为14.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左右,无霜期220天。夏季湿热,冬季干冷,降水量适中。
自然资源方面,淮安市土地资源种类丰富,主要以耕地和水域为主,面积较大。水资源以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为主,均比较丰富。森林资源方面,全市森林覆盖率18.2%,在全省位于前列,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方面,全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其中芒硝资源在华东地区位列第一。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作为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淮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经济总量持续不断提升,是淮安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速度在省内位居前列。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淮安全市常住人口达到479.99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2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2%,进入21世纪以来,淮安市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1%的速度逐年增长,其中,二、三产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例逐年缓慢递减。201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51.8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08.47亿元。近十年来,淮安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北部重要交通枢纽的举措,城市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 淮安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3.1 2005年—2012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总体结构
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现将淮安市2005-2012年土地利用总体情况[4]和三大用地类型整体变化趋势分别绘制成表1和表2,来展开对淮安市土地资源现状的综合分析。
根据表1和表2可以看出,全市农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682797.1hm²增加到2012年的686521.8hm²,净增加3724.7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68.6%增加到69.0%,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35524.1hm²增加到2012年的143111.5hm²,净增加7587.4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3.6%增加到14.4%,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快速。未利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76676.1hm²减少到2012年的165363.9hm²,净减少11312.2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7.8%下降到16.6%,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淮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