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在抗战初期,人就曾指出保持汇率稳定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纸币发行要有准备金”。而在各抗日根据地银行发行货币的前期,基本上都是以国民所发行的法币作为根据地货币的准备金。以法币为货币准备金为基础而发行根据地货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根据地货币的发行受到法币变化的牵制,在客观上会使根据地货币对法币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随着国统区法币的大量发行,法币的贬值使根据地货币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法币贬值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同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带领军队所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一般都是相对较为贫穷的地方,人民生活条件相对十分落后的,因此根据地整体的经济实力是非常有限的,而根据地的主要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为了给政军的中心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根据地开始加大了货币的发行力度。大量发行货币的政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根据地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市场上的货币不断增多,以至于货币的发行量过大,货币的信用开始不断地下降,甚至开始出现货币流通困难的情况。
面对各个根据地市场通货膨胀不断严峻的形势,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又针对边区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如下的指导思想:“边区的纸币数量,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这里应该估计到边区之扩大和缩小之可能。” 当时正确认识到了根据地货币发行数量之间的规律,并指出一定时期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根据地内市场商品交换的规模和速度,纸币发行量如果过大则会出现通货膨胀。于是立即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应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以此来对根据地的货币发行数量界限进行严格的规定,要求必须以根据地市场上实际需要情况来确定货币发行量,避免发生通货膨胀。
于是中国就指示各个根据地尽快改变之前以法币作为货币准备金的办法,以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实力作为基础,改用根据地的实物作为货币发行的货币准备金,尽快使根据地货币与法币脱钩,以避免各种损失。之后随着根据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地货币的准备金逐渐由法币转为根据地的实物,最后逐渐与法币脱钩。在这一政策之后,边币发行的基础主要是实物,也就是以边区广大老百姓的粮食和棉布作为边币发行的保证。同时,在边币发行时也都考虑到边区生产的发展情况、老百姓手中财富的增减情况以及货物交换的次数等等 。比如:当货物交换的次数相对较少货币流通并不顺畅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量就相对减少,那么此时的货币发行量也应当相应减少,反之则应增加边币的发行量;再比如:当边区老百姓的财富增加时,边币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巩固,当老百姓的财富在减少时,边币也就会相对应地低落下去。概括起来说,也就是货币发行量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量。这一理论不仅是中国人所提出的关于边币发行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金融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实际的金融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金融实践中,边币基本上是按边币市场需要发行,力求发行与回笼之间的平衡。因此,在按市场需求发行货币的思想指导之下,边币在发行之初始终未出现过供大于求的现象,一直保持着供求关系之间相对平衡状态,保持着边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根据地的物价水平也普遍保持稳定,这也为边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市场环境。
(四)边币应维持不低于伪币的比价
自新民主zhuyi开始之后,中国在金融上一贯坚持的重要的货币金融思想就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要想发展生产,进行适宜的经济建设,把市场繁荣起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保障,更好地支援战争,那么在金融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物价的稳定。如果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物价水平迟迟没有办法得到稳定,那么在生产和贸易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影响,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进程和人民百姓的生活也免不了遭受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环。那如何才能稳定物价呢?从货币工作方面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维持边币不低于伪币的比价。而这一金融思想正是在特殊的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所提出的。文献综述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及其现实意义(4):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8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