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vey 与Griffith (1972) 提出第一种学术交流模型----Garvey-Griffith 模型,
该模型不仅描述了正式的学术交流过程同时还包含了非正式交流过程[11]。Coles(1993)在研究SIM信息系统之上提出了学术交流的信息流模型,该模型从信息交流的参与者
出发构建简单模型[12]。Cox(1998)提出了“以出版时间付费”的模式,改变了传统
出版商的利益,学术出版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此基础上提高信息流模型,放弃非
正式沟通过程,提高沟通的正式程序[13]。Tenopir 和King(2000)提出了学术交流的生命周期模型[14],模型揭示了信息输入的各种活动和用户与资源消耗之间的输出过程输
出。PIRA(2003)的学术交流的价值网模型是通过价值网络分析方法构建。[15],从价
值创造的角度,阐明了工业和非工业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网络学术交流模式的核
心,如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等。此外,由于纵向发展和学术交流方式的改
进,是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网络传播模型,如知识库模型等。同时随着现代学术交流 OA
的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基于 OA学术交流模式的概念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系统的不足,促进自由交流和沟通。目前,完善学术交流模
式是Björk 模型(2008),传统的学术交流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OA学术交流模式,
解释了今天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的过程。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下载阅读文大量献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综述归纳,同时将定量方法与定
性方法相互结合,来进行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具体方法如下:
①献研究法。通过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同时通过 CNKI、EI 等专业的中外
文数据库进行下载收集有关文献传播模型及学术传播的相关文献,阅读并归纳,进行
文献的综述,了解学术传播及传播模型的历史发展及最新现状。
②实证研究法。本文在借鉴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描述科学文献传播过程与效果的
网络传播模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同时以传感器领域期刊为例,采集 CNKI 期刊全
文数据库期刊文献,并加以去重等处理,通过文献计量等方法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对拉斯韦尔“5W”模式,Björk 模型,IDEFO 建模语言等基础理论进行简
要的概述与归纳,为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其次,分析了传播活动中的各要素,结合上述理论,构建模型。
最后,以传感器为例,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
时通过数据及图像,来研究主要影响因素。 IDEF0+Björk科学文献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形成的描述模型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2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