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软件终结”革命开始。
2000年,Saas兴起。
2004年,Web2.0会议举行,Web2.0成为技术流行词,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4年,Doug Cutting和MikeCafarella实现了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Map-Reduce,Hadoop并成为了非常优秀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
2005年,Amazon宣布AmazonWebServices云计算平台。
2006年,Sun推出基于云计算理论的“BlackBox”计划。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Google“云端计算”源于Google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亚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包括数百台个人电脑及BladeCenter与System x服务器,这些计算平台将提供1600个处理器,支持包括Linux、Xen、Hadoop等开放源代码平台)。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
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台湾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将与台湾台大、交大等学校合作,将这种先进的大规模、快速将云计算技术推广到校园。 2008年2月1日,IBM(NYSE: IBM)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Cloud Computing Center)。
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尔推出云计算研究测试床,推进云计算。该计划要与合作伙伴创建6个数据中心作为研究试验平台,每个数据中心配置1400个至4000个处理器。
2008年8月3日,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信息显示,戴尔正在申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商标,此举可能重塑技术架构术语的控制权。
2010年3月5日,Novell与云安全联盟(CSA)共同宣布一项供应商中立计划,名为“可信任云计算计划(Trusted Cloud Initiative)”。
2010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包括Rack space、AMD、Intel、戴尔等支持厂商共同宣布“Open Stack”开放源代码计划,微软在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 Stack与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集成;而Ubuntu已把Open Stack加至11.04版本中。
2011年2月,思科系统正式加入Open Stack,重点研制Open Stack的网络服务。
1.3 云计算的特点
(1)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相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在云计算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应用。
(2)高可扩展性
“云”的规模可以自由的伸缩,这样以满足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3)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为用户提供了弹性服务,云计算对于非恒定需求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非恒定需求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云计算的这种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任意的时间得到满足的需求。
(4)数据安全
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分布式数据中心将云端的数据备份到数据库主机中,这样用户无法判断数据信息的确切备份位置。防止网络病毒及黑客的攻击,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1.4 云计算主要的服务形式
云计算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在日常的网络应用中随处可见简单的云计算,目前,云计算主要有三种服务形式,如图1所示。 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