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类引信,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是经常采用的机构之一。为了保证引信在勤务处理时的安全性和发射时的可靠性,我们在对曲折槽机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必须更加精细化和精确化,因而对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解除保险的具体过程的深入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就被德国人率先用于迫击炮弹引信之中,当时还用它的短延期来实现一定的炮口保险距离,如Wgr.Z.T式弹头引信,但还难以满足现代引信安全距离的要求。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低发射过载类引信在发射过程中所受的后坐加速度幅值不大但作用时间较长,而在勤务处理时意外跌落过程中所受后坐加速度幅值虽然较大但持续时间较短来识别后坐加速度幅值和作用时间两种信息的一种特殊后坐保险机构[1]。
1.2 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介绍
保险机构作为引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障引信的发火机构、隔爆机构和内含能源在平时勤务处理时处于保险状态,发射(投掷、布置)后在弹道的某个位置上,由保险状态向待发状态过渡并最终进入待发状态。其基本功能是防止引信意外解除保险或作用,并在预定条件下解除保险。
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属于后坐保险机构的一种论文网,是一种惯性制动式保险机构。它一般应用于后坐过载系数k1值较小的火箭弹(k1值一般在20 g~200 g之间)、无后坐力炮和某些低发射过载的迫击炮弹。这些弹丸在发射时所受的后坐力接近甚至小于跌落时所受的惯性力。通常设计时普遍依据这些弹丸在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作用时间较长,而跌落(尤其对钢板一类的硬目标)时的惯性力作用时间较短这一特点进行保险机构的设计,从而解决勤务处理安全性与发射时的解除保险可靠性之间的矛盾[2]。这类弹丸勤务处理时的跌落冲击与发射时的冲击方向相同,而且冲击加速度的峰值也可能相接近,不过跌落加速度作用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百微秒,最长也只有几毫秒;而迫击炮弹在膛内的运动时间都在8 ms以上(160 mm迫击炮弹在膛内运动时间可达20 ms[3]),这就是两种冲击环境之间的主要差别。
根据曲折槽机构的主要任务来看,曲折槽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a)曲折槽主要是为了用来提高平时安全性;
b)曲折槽主要是达到远距离解除保险的目的,如前苏联的гк-2引信的曲折槽;
c)利用曲折槽同时达到平时安全和远距离解除保险的双重目的[2]。
惯性筒壁外侧开有曲折槽并靠插入该槽的导向销约束,使惯性筒在后坐力作用下边向下平动边转动,以延缓解除保险过程的引信保险机构,称为引信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简称曲折槽机构,又称蛇形槽机构、之字槽机构或制动式保险机构,对应的英文为zigzag device或zigzag slot mechanism。勤务处理过程中,即使惯性筒受到的冲击过载峰值很大,但由于作用时间较短,惯性筒来不及走完曲折槽全程,惯性过载的作用即已消失,惯性筒下降的距离不够,被保险件就解除不了保险。惯性过载消失后,惯性筒又被惯性簧推回原位。但在弹丸发射时,后坐过载的作用时间足以使惯性筒走完全程从而下降到位、被保险件解除保险。换句话说,曲折槽机构可以识别过载作用的时间长短。这种机构结构简单,尤其是能够识别长、短持续过载时间以及高、低加速度所产生的振动脉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宽的后坐环境适用范围。
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的典型结构如图1-1所示。图中所示的曲折槽保险机构
图1-1 引信曲折槽保险机构(前苏联M-6引信)[4] MATLAB引信曲折槽机构优化设计仿真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xie/lunwen_6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