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2 内弹道参数分析与计算 14
3。2。1 装药量变化对内弹道的影响 14
3。2。2 弹头重变化对内弹道的影响 17
3。2。3 药室容积变化对内弹道的影响 20
3。2。4 弹丸膛内全行程长变化对内弹道的影响 22
3。2。5 药室容积和弹丸膛内全行程长共同变化对内弹道的影响 24
3。3 小结 26
4 大口径弹道器材的零部件设计及强度校核 27
4。1 枪管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27
4。1。1 枪管结构设计 27
4。1。2 枪管强度校核 28
4。2 闭锁机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30
4。2。1 闭锁机构结构设计 30
4。2。2 闭锁机构强度校核 30
4。3 小结 32
结 论 33
致 谢 34
参 考 文 献 35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军队向着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指挥和通讯系统、车辆等装备、设施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现代战场高价值目标数量与日俱增。在丛林、山地、城镇和敌后特种作战中,作战分队常常会遇见敌人重要的装备设施。这些装备设施是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它们被毁坏,就能影响到整个作战行动能否顺利进行[1]。但是这些装备、设施人员很难靠近,因此如何在保证射手自身安全的距离外,以低廉、便捷、有效的方式摧毁敌人的这些高价值目标便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之一。论文网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了应对漂雷和轻型快艇,新型12。7mm大口径狙击步枪的需求被美国海军提出,而在近几年,各国军队发现,在反狙击,反装备设施,反爆炸物,反低空飞行器,反轻型防护目标以及远距离火力支援时,日益需要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大口径狙击步枪[1]。
按口径分,通常称口径在6毫米以下为小口径枪弹,12mm以上为大口径枪弹。口径为12。7mm及其以上的步枪并非新出现的枪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3。2mm口径的反坦克枪就已出现。早期反坦克枪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坦克起到了克制作用,但是随着坦克装甲厚度的不断增加、装甲质量不断加强,坦克的防护能力也日益增强,大口径步枪逐渐被淘汰。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为许多薄装甲目标的出现,大口径步枪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大口径狙击步枪的装备装备有很多决定因素,并不单是历史的“反复性”。在城区作战中作为低伴损轻武器避免了面杀伤造成的伴随损伤或死亡;作为班用枪械小口径化的压制性补充,辅助小口径步枪加强了对草丛、灌木、沙袋、木板、砖墙等遮蔽物后面目标的杀伤威力;作为大威力突袭武器,具有射击前的隐蔽和瞬间射出的弹药的毁伤能力,完成了小分队的火力压制的目的[2]。
大口径为弹药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基础条件,不仅可以继续发展完善动能弹,还可以发展多种多样的高性能弹药[3]。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口径枪弹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地促进,其中包括功能单一的燃烧弹,穿甲弹、爆炸弹以及多种功能的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大范围装备于步兵、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等。近30年来,多头弹、箭形弹、无壳弹、塑料弹壳埋头弹、引信枪弹和火箭枪弹等大口径新型枪弹通过国家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使其发展较为活跃[4]。由于现代战场的需求,大口径枪弹的高射程、高威力、高精度以及多元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献综述 大口径枪弹的弹道器材设计(2):http://www.youerw.com/jixie/lunwen_8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