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4)

时间:2024-05-23 22:26来源:95462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上市公司的盈余变化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在何种时候管理人员会对现有客观存在的盈余进行调增或虚减;虽然我国公司治理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上市公司的盈余变化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在何种时候管理人员会对现有客观存在的盈余进行调增或虚减;虽然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但是通过本文分析找出各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共性从而为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建议,并假设提出相关规定从而通过模型分析此规定对限制盈余管理的行为有何好处或没有影响,对公司的发展有无用处;再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本身行为所带来的利弊,和公司应该如何运用,并且避免发生负面影响。

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内部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分析,发现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受政治、薪酬、管理层的变动、法律和合约的约束,并且分析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调增或虚减利润来完成避免亏损、避免ST、保持利润稳定发展、保证各年度的利润有略微增长等目的。之后再通过搜集文献和案例并进行分析,通过归纳发现其共性,盈余管理行为本身存在着诸多弊端,给公司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并使得公司财务信息的不准确性更加严重,会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通过假设模型来限制盈余管理的发生,并且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运用盈余管理的最佳时期和最正确的方法。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搜集查阅文献资料、整理思路拟文章提纲、结合实际和案例分析、拟定初稿、修改初稿、定稿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方法、回归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盈余管理概念体系

2盈余管理概念体系

2.1盈余管理基本含义

在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相对于中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刻,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对盈余管理研究时,在结合本国经济结构特性的前提下借鉴了外国的研究成果。就像张祥建(2004)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就是借鉴了Schipper(1989),他们二者共同认为,盈余管理的主体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客体为上市公司对外部相关利益者所公布的盈余信息即各大财务报表上的收益。这就说明,中国公司结构的演变是和国际接轨的,也正是这种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让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充满热情;但是我们清楚的明白不能一味的拿来主义,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不同的声音,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在盈余管理的目的方面是管理层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干预来达到某种目的;相反的美国一个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其目的是实现管理者自身利益的极大化。这种文化的碰撞,给我带来不小的困惑,同时也更容易能让我通过分析各种文献,得出一个对盈余管理整体的理解。在我看来,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基于职业判断对公司原有业绩和财务报表信息进行美化以实现公司或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影响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在这对公司或自身做一个具体说明,当公司利益和自身利益不冲突,或者说自身利益不那么急切的情况下,管理者会以公司目标为先;反过来,当自身利益占据上风或者和公司利益相违背的时候,经理层会毫不犹豫的以自己的利益为先。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企业的执行董事们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自由促使他们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而这些情况在上市公司中更胜,因为盈余管理这个行为会产生无法抵抗的利益激励,再加上上市公司背后的国有控股部分为盈余管理提供便利。也正是因为如此,盈余管理这个问题在近几年资本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我国国情特殊,持股的有一大部分是具有股票投机行为的普通老百姓,上市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必不可少的将影响股价,这些散户的资产会受到影响。当然在对盈余管理的主客体认识到位后,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知道盈余管理的本质;盈余管理不是通过虚增或虚减来“造假”财务报表信息,而是人为的把公司的收益安排在一个特定的年度,但从整体来看实际盈余并没有得到改变。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4):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2039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