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4
(三)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几点建议 14
六、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使得对我国会计准则必然要向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现如今,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一体化发展,为了使我国能够融入进国际资本市场,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相竞争,保证向国际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一定不能忽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企业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增多,信息披露更加严格。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新的业务,使得会计人员在进行确定会计对象时有了一定麻烦,不知道如何选择会计科目,所以会计人员要强化自己的会计素养,熟练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样在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时,才能根据经济实质,选择恰当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进行会计判断和处理。
然而,我国的现状是,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不平,有的不能正确理解经济实质,导致会计核算中会出现错误,形成错误的会计信息,给决策者带来误导;有的熟练掌握这项原则,但是思想不轨,想要利用这项弹性很大的原则为企业和自己谋利。因此想要在我国发挥这项准则的良好运用,一定首先要从会计人员的素质抓起,同时制定相关法规来限制会计人员所做出的不法会计行为。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及基础理论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首先,我们要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定义,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抓住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只看它们的法律形式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用融资租赁来说明,企业融资租赁了固定资产,在法律上,企业对这项固定资产没有所有权,但是在租赁合同中双方达成一致,固定资产的租赁期长达其使用寿命,而且在租赁期中对该项资产有支配权并能从中收益,租赁期满后有优先购买权,实际上控制了这项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因此为了要提高交易或事项的真实性,会计核算时一定要保证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经营项目以及其他信息的实质,这样才能帮助决策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对企业有效展开后续工作有很大帮助。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是最早提出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的会计准则机构,它首次提出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重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在美国APB 提出这一概念后,其他会计准则机构也陆续提出了这个概念。1988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C)这样描述道: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根据这项交易的各方面来判断经济实质。实质重于形式在国际会计准则(IASC)中也有一席之地,也要求注重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上虽没有明确提出,但也有所体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各大会计制度中纷纷提出,充分说明了这项原则的优越性被发现,并且越发重要。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中主要应用于融资租赁的处理、关联方的认定、收入的确认以及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等方面,可以保证会计信息与经济事实相一致。但会计人员在运用这项原则时,应该注意不能过分强调,同时也应该注意风险。为了使这项原则得到有效地运用,会计人员首先应该熟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注意和可靠性、谨慎性、可理解性等原则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质量,客观、公允的反映经济事实。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2):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5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