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釜的设计+CAD图纸(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釜的设计+CAD图纸(4)


1.2.4 超临界设备技术现状
尽管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进行无水染色在德国、美国、世界其它国家以及中国已经申请了不少专利,但是目前工艺流程设计上大多存在着以下问题:
(1) 一些专利把染色的高压容器,画成了与低压容器类似的形式,在外形上直径与高度的尺寸相当,说明了他们并未理解高压容器的设计要点,高压容器的直径扩大一倍,其截面积变为原来四倍,其危险程度、所需的壁厚、设备的投资呈指数关系上升,所以高压容器的直径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小,以降低危险程度、降低容器的壁厚、减少投资费用,而长度可以设法加长,长度增加一倍,其两端的封头、密封结构等,均不需改动,其容积,即生产能力也增加一倍,而投资却只增加大大低于1倍,因为两端的密封结构都不需变动,所增加的长度均为净工作容积。
(2) 这些专利并未考虑了封头的快开形式,还是常规的法兰结构。由于纱锭的染色,其一批原料,往往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完成,必须频繁地拆卸其封头,以装卸纱锭。常规的螺栓法兰结构不易拆卸,耗时要比染纱的时间长的多,使得正常生产难以进行。必须考虑在高压下的快开结构,既能迅速地打开封头,装卸纱锭,又能迅速地密封。郑来久等人提出了一种超临界CO2染色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但是其染色釜的封头使用的是螺栓连接,不宜达到实际生产中的快开要求。而超临界流体染色(SFD)除了有不消耗水的优点外,还有印染时间短的优点,如果装取纱锭时装卸装备花去的相当多的时间,对超临界的工业化是很不利的,因为效率是企业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3) 目前国内外的装置大都是实验室规模的小型装置,染色釜较小,有的只能装下很少的纱线或布料,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1.3 本课题主要任务
本文工作为染色釜、染料罐及其附件的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 根据JB 4732、ASME VIII-2 对染色釜和染料罐的筒体进行设计。
(2) 根据JIS 8284-1993及相关标准设计染色釜的法兰与封头,并进行疲
劳设计和强度校核。
(3) 选用橡胶与金属组合密封,根据标准与设计手册选择设计O形圈以及沟槽尺寸,并根据文献资料设计三角铜环。
(4) 设计布液管和管道,并进行强度校核。
2 染色釜的设计
2.1 材料选择
染色釜由三个部分组成:
    (1)筒体,筒体内必须容纳纱锭,由于纱锭的外径为140mm,筒体内径选为170mm。筒体长度为2m。由于单纯增加长度,不增加两端封头及阀门等数量,而生产能力将随着工作容积的增加而成倍增加。这将是放大设计的主要原则。
    (2)封头,封头应起高压密封作用。封头和筒体的密封应该是自紧密封。封头深入筒体,承受压力后,密封圈受压膨胀,抵紧筒体内壁,起密封作用。由于需要频繁装卸纱锭,封头应该是快开结构。
    (3)法兰,法兰起固定封头的作用,在筒体承受内压时,法兰应该承受封头所受到的轴向载荷。法兰以凸出的齿抵紧封头上凸出的齿,起承受封头上由高压产生的轴向载荷。法兰与筒体采用整体联接。
压力容器在承压状态下进行工作,有一些还会同时处于高温、低温或腐蚀工况,故条件较为苛刻。如果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坏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保证压力容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对钢材的选取有相应的要求。压容器选材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强度,也要考虑材料的韧性,脆断往往是发生在高强度低韧性的材料上。同时,也要考虑材料的化学性能,如防腐蚀能力,根据工作环境、工作介质的腐蚀情况 来选取相应的耐腐蚀材料。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