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报纸媒体的应对策略(4)
时间:2017-01-05 12:4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四)传播范围窄 首先报纸传播信息地域空间小,报纸的传播范围仅仅限于报纸的阅读者(或者加上他们周围的衍生读者),如果是地方性报纸的话,传播范围只是本地区,很难覆盖到全国。而网络媒介可以借助互联网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可以传播到海外。 其次报纸传播时间短,报纸一般分为日刊与周刊,其中又以日刊为多,也就是说报纸上的新闻的有效期只有一天,今天发行的报纸,到了明天基本不会有人再看了。如果是周刊的话,过了发行的那一天,也基本不会有人再看。而微博的传播时间则很长,信息会一直放在网络上,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被删掉,人们可以一直看到。 (五)审美价值过低 很多微博的审美价值是非常高的,“高手在民间”,这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个观点,不少微博的发布者可能具有的文学素养非常高,随手发表的一条微博可能字字珠玑,或者妙趣横生,微博中经常出现许多非常搞笑的话题,语言也很幽默诙谐。而另外加上多媒体的帮助,使得微博传递的内容可以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颇具美感。而报纸上的稿件的发布者是记者,他们所做的是尽量以客观公正的语言向公众传达信息,语言不能太搞笑,有时也无法做到诙谐,在部分事件上很难让人沉浸其中。此外,微博还可以发布有各种表情与图片以此来更加美观的诠释信息,而报纸则无法这样。所以,与微博相比,报纸的审美价值较低。 (优尔)成本过高 首先是人力成本。报纸的消息来源于记者的采访和编辑以及专门人员的审核,报纸需要为这些人支付报酬。记者四处采访,也会产生交通、通信费用,甚至食宿等费用也要考虑,报纸被印刷好之后送到各个销售网点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而大多数微博的编写人员出于自发传播 ,并不需要专门的工资,人力成本基本可以忽略。其次是印刷成本。报纸需要大量油墨纸张等原材料,伴随着物价的上涨,新闻纸的成本在增加。而微博以网络为传播载体,不需要印刷。最后是仪器成本。为了保证照片等材料的质量,记者采访所用的仪器设备要求很高,仪器必须精密而昂贵,必要时还要更新换代,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三、报纸媒体在微博时代下的应对策略 与微博等媒介相比,报纸具有其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劣势。但是,报纸也同样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善用这些优势,那么报纸则有望在微博时代突出重围,获得新生。 (一) 传承公信力和影响力 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报纸在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与报纸的审核机制有很大关系。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报纸业的内部审核机制都是非常严格的,不同的报社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记者手册》,对记者的采编过程有着各式各样的要求。例如怎样通过可操作模式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等。“当记者采编结束以后,编辑会再次确认新闻以保证其可靠性,如此,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的真实性就非常可靠了。” 所以这些措施都可以保证报纸上的消息的真实性,而微博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微博消息的编写者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身在现场的话,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即使身在现场,也有可能受各种条件、原因的限制,歪曲事实,进而误导网民。在2008年10月5日,CNN旗下一家公民记者网站IReport上发布了一条关于关于乔布斯心脏病住院的假新闻,结果导致苹果公司股票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大幅下跌。基于此,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确难以保证新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报纸虽然在时效性上无法与微博相比较,但有时,对于受众来说,如果要在消息的真实性与速度方面只能选择一个的话,大部分人还是愿意为了真实的信息等待一点时间的。网络里漫天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但是受众却无法对此类新闻的真实性做出判断。而人们在阅读报纸时则很少有这样的疑问,人们依然相信报纸上的信息是真实的,这就是报纸的影响力,是其他的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优势在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与读者的切身利益相关新闻事件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报纸具有保证新闻真实性的优势,这将成为报纸在微博时代突围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