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叙事研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叙事研究

摘  要:本文拟通过对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整体性把握,运用叙事学知识对电影中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主题和叙事符号四大方面进行梳理,并归纳出特点。从而体会美国梦工厂选用中国功夫熊猫题材背后的文化实质。85609

毕业论文关键词: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主题;叙事符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olistic grasp of kung Fu Panda series from the Angle of narrative in the film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themes and symbols four aspects to comb and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 the DreamWorks choose behind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ese Kung Fu panda material。

Key words: Kong Fu Panda series;Narrative perspective;Narrative time;Narrative theme;Narrative symbols。

自08年以来,梦工厂电影制作公司先后发行三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其中前两部是由梦工厂独立制作,第三部是由中美双方联合制作。自电影发行以来,在全球,三部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在中国,几次打破动画电影纪录。在中国学界,学者对该系列电影的讨论与研究十分热烈,但对第三部很少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学者将功夫熊猫电影作为对象来研究电影中的中美文化。其中,学者基本持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美文化在电影中呈现出互相交融、融为一体的状态,以蔡海燕的《走向文化的复调<功夫熊猫>的异质文化交融》为代表;一是认为以体现美国文化为主,以中国文化为次,简称“中表美核”,以杨萌的《一只披着中国外衣的美国熊猫——<功夫熊猫>阿宝的文化身份解读》为代表。其次,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也受到部分学者关注,以张丽丽的《<功夫熊猫>与中国元素》为代表。最后,学者从其他方面来研究电影,如将功夫熊猫作为事例来研究梦工厂电影的特点,或是从叙事学的某个角度来研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而从叙事学角度整体把握该系列电影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想要从叙事学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主题和叙事符号四个方面来研究三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从而进一步探讨该电影背后传达的文化实质。

叙事视角:内聚焦与零聚焦的独特运用

叙事视角,简言之就是“叙事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1](p19) ,是叙事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参考热奈特的划分方法,认同胡亚敏在《叙事学》一书中的观点,将视角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非聚焦,又称“零度聚焦”[1](p25)。运用这种视角,“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 [1](p25),并且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任意移动。它是一种全知视角,俗称“上帝的眼睛”。

内聚焦,是一种完全凭借人物的感官和意识,主观性地评价其他人物的视角。正如胡亚敏所说:内聚焦视角是只转述“一个或几个人物” [1](p19)凭借感官获取的外部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 [1](p19)

外聚焦,与内聚焦相比,是种客观理性的视角类型。它只通过外部提供的“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 [1](p32),来观察和评价人物。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讲述了主人公熊猫阿宝(Po),在浣熊师傅、乌龟大师、盖世五侠等人的帮助下,先后战胜太郎,孔王爷和天煞,在此期间,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成长故事。该系列电影对以上提及的视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内聚焦视角的运用。熊猫阿宝的成长历程有时仅通过自我认识实现,有时是通过其他人物的点拨、激励而促成。这种凭借电影中一个或几个人物的主观评价的叙述视角,常常使得观众有真切感和真实感,仿佛电影中的人物就是台下众多观众的化身,就是人物心声的浓缩。这样说来,人物具有了典型性,是鲁迅笔下“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象征。这种内聚焦叙述视角,便就造成陈强和郑贵兰在《<功夫熊猫>的叙事学解读》一文的幻想,“似乎每个观众就化身为熊猫,一起寻找滑落的梦想。” [2]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