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叙事研究(3)
时间:2023-10-08 21:2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在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推动上,不定内聚焦视角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次,多重内聚焦视角也是不可忽视的叙述视角。它与不定内聚焦视角的区别在于,它只关注同一事件,而不定内聚焦视角的视野只落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它主要运用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电影中,涉及的人物视角有熊猫阿宝,李山(阿宝的养父),孔王爷,平先生(阿宝的养父)和羊仙姑。这些人物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早年熊猫族被屠杀以及阿宝与之有关的记忆碎片。 在第二部电影中,阿宝在与瞎眼狼首领打斗过程中,无意发现狼首领身上的图案。这个图案让阿宝怀疑自己并非平先生亲生,而阿宝与平先生的交谈使他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想。当阿宝第二次看到图案时,他童年的记忆再次被唤醒。此时的他,误解自己被妈妈抛弃。孔王爷的谎言“证实”他的想法。这时,阿宝的童年记忆逐渐清晰,故事也逐渐完善。然而在羊仙姑的叙述中,故事急剧发生转折,也越发趋向于故事真实:阿宝不是被妈妈抛弃,而是妈妈为了救阿宝,自己以身作险引开狼群追杀,最后命丧黄泉。而杀妈妈和熊猫族群的凶手正是撒谎的孔王爷。多重内聚焦视角就是通过羊仙姑与孔王爷对于阿宝童年记忆一事的矛盾叙述,以及阿宝的记忆碎片和平先生的补充叙述,让观众顺其自然地了解事实真相,做出自己的观影判断。这种视角的独特运用,充分凸显出阿宝的童年岁月对他的人生抉择具有重要指向作用。 第三部电影则对熊猫族被屠杀时间作补充。阿宝的童年碎片也在这一部电影中得到最终整合,故事也趋向完整与丰满。一张小时候的阿宝和李山的合照,勾引起李山和阿宝两人对于熊猫一族被屠事件的不同回忆。李山回忆起多年前孔王爷追杀熊猫一族的事情,而阿宝则回忆起与妈妈分别时候的画面。通过这两人的叙述,观众对阿宝是否被抛弃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影体验与判断。这种视角的独特运用,使得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多次被提及,给观众带来丰富性同时,也带来歧义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与歧义性,给予观众无穷的趣味性,层次性和不断重叠的空间感。 最后,除了运用不定叙述视角和多重叙述视角这两种内聚焦视角的分视角外,笔者认为《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还运用了非聚焦视角。 非聚焦型视角主要体现在乌龟大师这个人物和第二部电影的开头。乌龟大师就像一个先知,拥有上帝的眼睛,预见故事的发展走向,并能看穿人物的内心。从三部电影来看,尤其是第三部电影,乌龟充当先知的角色定位十分明显。乌龟一开始就知道天煞会回来报仇,并且预料会打败自己,因此,他才会亲笔写下与天煞有关的卷轴,留给龙武士查阅。乌龟在被天煞化为一块玉石时,他曾预言他已经选好的人选会用气功(Qi)战胜天煞。而教会乌龟气功的正是熊猫一族。因此,他早已预见龙武士会是一只熊猫。也因为这样,他才会选择大腹便便,不爱干净有点惰性的熊猫阿宝,而不是选择浣熊看好的太郎和盖世五侠其中之一。所以,会气功的只有熊猫一族,而阿宝就是一只熊猫。在第二部电影快要结束时 ,阿宝的生父李山出现了。为什么当年熊猫一族遭受如此灾难,李山却存活下来?他又是如何知道当年只有百天的阿宝活着,并且到和平谷寻亲呢?正是先知般存在的乌龟大师,指引李山去往和平谷解开谜团。乌龟在电影中,就是上帝,就是神灵,就是先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安排人物的走向,预见人物结局。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