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水稻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物理检测方法
时间:2024-01-24 22:4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水稻种子的次生休眠特性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而目前还未有水稻次生休眠相关检测方法的报道。本方法是根据水稻种子在吸胀期受低温条件的影响下可诱发种子产生次生休眠的特点而发明的一种休眠性快速检测法,通过此快速检测方法完成一次完整的次生休眠检测需22天,且获得的实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次生休眠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其他植物种子次生休眠检测提供技术参考。93330 毕业论文关键词:水稻,次生休眠,检测方法 Abstract: The secondary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seeds are 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 and there is no report on the method of secondary dormancy detection in rice。 This method is a kind of dormancy rapi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seed which can be induced secondary dormanc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 It takes 22 days to complete a complete secondary dormancy test using this rapid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secondary dormancy in rice, and als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dormancy detection of other plant seeds。 Keywords: rice, secondary dormancy, detection method 目 录 1前言 4 2材料与方法 4 2。1实验材料 4 2。2水稻种子次生休眠检测 4 2。3水稻次生休眠种子中可溶性总糖、淀粉提取与含量测定 5 3结果分析 5 3。1我国主栽水稻品种的次生休眠特性 5 3。2不同次生休眠特性的水稻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1 前言 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种子休眠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其中初生休眠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脱离母体植株时就具有的休眠特性,而次生休眠是指成熟且无休眠的种子从母株脱落后,在不利环境因素的诱导下重新进入休眠状态的现象[1-3]。次生休眠特性使得地下种子库可以长期存在,地下种子一旦条件适宜便发芽长大,成为杂草和污染源。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水稻产量,对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自生苗一直困扰着农业生产者。它们不仅与水稻品种竞争资源,造成大幅减产,而且增加杂草稻发生的风险,产生更大的危害[4-5]。在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研究表明,种子次生休眠是导致自生苗泛滥的主要原因[6-7]。但关于水稻种子的次生休眠特性仍存在争议。Miura和Araki[8-9]认为8-19℃的低温能够诱导水稻种子进入次生休眠。他们利用低温诱导法对来自日本、中国和印度的81个品种进行了筛选,发现来自印度的8个品种能被诱导进入次生休眠。卢宝荣等[10]利用低温诱导和埋藏法对来自温带地区的四个杂草稻群体进行的实验没有检测到种子具有次生休眠性。目前,国内外关于种子次生休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菜、大麦等作物上,对于水稻种子次生休眠的研究十分薄弱,相关的检测方法更是未见报道。若我们能够通过考察我国主栽水稻品种的次生休眠特性,发掘出休眠性弱的品种,可以有利于防止自生苗;而选择休眠性强的品种,则有利于防止收获前穗发芽。同时探明水稻次生休眠发生的原因与规律,可以找到改变水稻休眠特性的方法,有效的预防自生苗危害,为我国水稻育种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开展上述研究工作的必要前提正是水稻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检测与筛选。论文网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