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家庭的贫困挑战:生活经验、贫困认知和社会距离(14)
时间:2016-11-24 21:1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 自主性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的是低保家庭成员因为贫困压力而与正常的社会交际领域产生着一种相互不了解和隔阂的距离,他们之间会渐渐形成一个交流的空洞,这个空洞就解释为社会距离。自主性社会距离,正像刚才在贫困对待态度中所说的,他们因为衣服依附外界援助,而变得失去了主客观层面上的行动,也就是思想行动和实践行动。 (C-ZMFQ-1)张某夫妻二人,因为失业以后没有固定的工作,加上独子因为癌症于一年前去世,二人长期思子心情日愈严重,开始还和邻居们倾诉,到后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这种情形甚至有点像小说中的祥林嫂,众人觉得新鲜的时候可以可怜她的时候,她就会不断地诉说着自己的悲痛,但是长期以往,人们都知道了,不觉得新鲜了,一个也不愿意听下去一个也不愿意说下去了。大家都有自己忙碌的生活,只有他们因为失业、年老、丧子等等生命苦痛,而余下大把的时间在那里哀悼着。半年之后,张某夫妻二人就显得老了很多,不愿意与周围邻居来往,也不愿意出门,主动减少交往。他们觉得,再多的交往都不能还他们一个完整的儿子,完整的生命。这种自主性社会距离,不紧在情绪上对他们造成思想压力扩大化,也在实际的生活中,减少了他们能够改变贫困命运的机会。他们也是属于依附性的贫困家庭。 张某夫妻二人的自主性社会距离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当前低保家庭的贫困生活挑战面前的延伸。这种思文模式,是一种主观上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心理层次的自我价值迷失的表现。案例中,二人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痛苦,他们既不能接受儿子的离世,也不能接受物质生活的贫苦,还不能接受左邻右舍的默默远离。整个走访过程中,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他们有特别的内在动力。张某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孩子不在了,低保金能养我们,邻居们都不会长远对你好。我也不需要这样的邻居过多地走进我的生活”张某的自我封闭与主动性社会排斥,其实是一种贫困挑战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角度上的反应。他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生活贫困,更加是精神匮乏。 这类自主性社会距离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微观层面。在这次的案例走访中,我们发现,自主性社会距离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结果。他们在日渐丰富的低保生活经验之中,对自我的贫困认知最终形成了一种固话的认知缺陷,也就是许多负面情绪和消极面貌所产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偏离。这种价值定位的偏离,最终从内部世界的无所依托扩展到外部世界交流空洞。他们自觉地与正常社会阶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表现在穷人和富人的价值心态的区分,而且他们还会从内心深处自我觉得外界社会是对他们排斥的,他们好比“识时务”,不愿意建立与外部世界的沟通,进而主动减少和外界联系。长此以往,贫困者将带领他们的贫困与社会脱离更远,获得发展的机会将直线下降。因此,重新构建社会交往系统是贫困家庭与外界世界联系起来的必要手段。 (二) 被动的社会距离 人们的都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殊不知,每个人看待别人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的。只不过有的显得温暖,有的显得冷漠。继续以张某的事例来说明,他们在面临失业、年老和丧子之痛的时机,显现出的消极和悲观的生活态度很快让周围人不适应。因而,他们的“听客”也越来越少了,大家不愿意听他们不厌其烦的说着感伤的事情,不愿意好不容易有的休闲的生活却被这种氛围笼罩。因此,大家在思想和行动上,也缩小了张某夫妻二人的交往活动空间。只不过还是邻居,就把他们当成“可怜人”来对待,并不往心里去替他们感受,同情。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