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家庭的贫困挑战:生活经验、贫困认知和社会距离(3)
时间:2016-11-24 21:1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作为挑战的贫困,给这些低保家庭的确带来了现实的物质困惑,使得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疗养老、结婚生育、就业学习以及个人长期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都是显现在外部世界的,国家和政府都看得到,可以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制度整合来调节他们的生活,补充资源。但是,作为挑战的贫困,确确实实给贫困者带去了影响深远的精神负担。已有专家总结出,低保家庭成员从福利依赖心理到麻木的放弃自我心理,都是精神领域受到长久消磨而失去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在物质本就匮乏的他们而言,只有深入了解到他们的内心压力和需求,才能更好地配合外部世界的改造。 (四)分析视角:作为挑战投射的内心世界 贫困作为低保家庭成员的挑战,给其内心带去了各式各样的负面影响。这种外在的贫困对其内心的镜像反映在不同种类的人群有不同样式的表现。例如,低保户的学生就经常有一种自信心不足的感受,他们很难在大众面前抬起头,这对于他们的交往和学习都是不利的。再如,病、残、老、弱的低保家庭成员,更是在医疗求救无助的情况下,表现出对生命的绝望。这些都是贫困因之的,贫困本身带去的客观的影响就是涉及金钱领域的无奈,但是潜藏在低保成员内心角度,他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就显现为低沉、消极、悲观和抵触的心理,轻微一点的是长期依靠政府补助,不思上进,不求改变,严重的就是在心理层面产生厌世情怀和自暴自弃。 我们已经从各种制度框架探讨过如何实现低保家庭脱贫,虽有很多进步和改善,但是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挑战。部分已有研究成果显示,人是情感性动物,当制度成为贫困人群的一种依附,他们就很容易失去积极向上的主动情感,因而,贫困作为他们的生活挑战投射到他们的思文压力,是值得深入探索的。他们在面对贫困的时候,形成了什么样的生活经验、对自己有何认知、社会距离问题又有哪些,等等,都可以从贫困对他们内心世界产生的镜像去分析和研究。 (五)研究思路 既然是研究低保家庭的贫困挑战,我们也需要在已有的社会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视学者与专家们的关于贫困家庭的物质困惑解读,知其困难的源头,寻求切实可行的脱贫通道。进而通过深度挖掘贫困家庭的内心世界,转向从微观的角度洞察低保家庭成员的内心需求与渴望,弥补当前研究话题的空缺。 在这次走访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理解低保家庭成员的外在压力,需要挖掘他们的内心苦衷以外,还要做的就是完善他们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他们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思文层面的,又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当前的难题和表现出的具体措施。充分完善和重新构建低保家庭成员的生活价值理念,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难题,是这次走访工作的一个任务之一。寻求到可实施的方案来帮助低保家庭成员的微观世界解读,从而上升到宏观的角度,让他们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工作、融合和认知态度,从内心根源上发觉问题和探索问题决绝措施,是这次调查的侧重层面。 这些不同走访案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困苦都不一样,而也正因为这些客观困惑不同,他们的隐性世界的疾病也不一样,这是我们所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我们需要通低保家庭的微观世界困难研究,去为低保家庭贫困挑战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也需要因此寻求新的社会资源配置的机会,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已有的研究与隐蔽的世界 (一)研究回顾 上世纪90年代,贫困还是被普遍看做农村的一种现象,但其后,城市贫困发生了神速恶化和逆转。有学者把中国城市的贫困称为“新贫困”。但对于中国城市贫困的研究,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试探从揭开低保家庭的生存困难根因入手,寻求相应的、及时的、具体的、可行的方法和战略来改变中国城市贫困问题。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