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动态分析(4)
时间:2019-01-26 10:5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在政府方面,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知道主要是集中在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例如:在就业政策问题以及转变就业观念上,就有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国务院到各个部委,包括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最好的政策环境和就业体系。”他还表明:“年轻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够发挥自身才能和智慧的地方去”。又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认为:“我国应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就业途径西移、下移,如在工资待遇、定级、房屋补助、安家费等方面。应该根据自愿原则保留毕业生原户口,为他们创造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立专项创业担保基金,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并实施服务和指导。”然而在关于扩招问题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认为:当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失调时,便会出现一个“扩招怪圈”: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层层扩招——就业矛盾“后推上移”——高一层次毕业生挤压低一层次的毕业生,层层挤压,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更趋严峻——继续加速扩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引发教育通胀,由此带来的毕业生就业矛盾被“后推上移”,隐患将日益凸显。而且会加剧人才“高消费”现象,大马拉小车,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4本文概述 以上研究关于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中,我选择就扩招这一方面重点研究。讨论高校招生人数,学生年平均就业率,社会上提供给大学生的工作岗位数,以及学生年平均流失率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首先,明显看出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所以我选择用微分方程的研究方法,研究那几个变量的关系。得出一个包含招生人数和就业率这两个变量的函数。从这个函数中可以看得到,当就业率达到或者说要控制在一定水平的时候,招生人数将要控制在什么范围。从理论上可以初步解决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难问题。建模过程是:先用方程描述每个年级(这里指本科四年制)学生待业人数的动态情况,前三个年级待业人数只有流失的情况(提早就业人数少量,不算在其中),而大四则有就业情况,还将要减去已就业的人。然后建立工作岗位数和他们的关系,假定工作岗位数的值等于就业率和待业人数的乘积。然后,对所列出的方程求解,得到函数关系。 我还在后面将四个变量进行了两两分析,初步得到它们之间所对应的增减性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用到了导数原理,图像求解等方法。从中得到的结论,再结合实际,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接着,将学校今年的数据代入到建立的模型中,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如与实际误差太大则修改模型;反之,保留原模型。最后,分析模型的特点以及优缺点,提出改进方向,从而使模型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以往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有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因素量化加权重得出线性方程来模拟就业情况,这往往由操作者的主观意识来控制,偶然性较大,造成的误差也大。还有一种是利用统计的方法,将数据做回归分析,得到函数关系。这样的研究方法根据有科学性和普遍性,只要搜集到的数据准确,得到的结论就越符合实际。除此之外,还有灰色估计的方法,通过研究数列的规律性来估计大学生就业情况。 而本文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它在方法上利用的是直接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用微分方程可以将大学生就业这个过程的连续性反应出来。而且,同统计法类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主要是借鉴了以前的一个捕鱼模型。在那个模型中将鱼的类型分为四种,分别为一、二、三、四龄鱼,有捕捞强度、自然死亡率以及捕捞数量。所以在我的模型中就是将学生类比到四种鱼上,捕捞强度则是就业率,自然死亡率就是学生的流失率,捕捞数量则为给大学生的工作岗位数。以此建立类似的数学模型,求解后得到结论。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