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矫直机主体设计论文+CAD图纸(6)
时间:2017-05-02 21:5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辊腰半径 将式(3.9)代入式(3-13)得: = - (3.10) 上式中可视OrM变化为正弦规律,考虑新旧辊不同: =Hsin = H•sin[(0.25+ )] (3.11) 式中:H――为幅值 由图3.3,设角度w为 和y轴的夹角,则幅值H为: H= (1-cosw) = 〔1- 〕 (3.12) 式(3.12)中,角度w由下式求得: sinw= 凸辊半径 的最后形式 将式(3.11)转换后代入式(3.10),得: = - (3.13) 公式(3.13)即为工件和矫直辊在全接触条件下的凸辊半径 方程计算表达式。 辊子工作段长度为300mm,将其分成30段,每段长10mm,即 =10mm,凸辊辊腰半径 mm,工作半径 =15mm。辊子斜角 ,角度 ,幅值H=11.53。 针对各种 求出 值,用 表达式求出各 处的辊子半径。所得数值见表3.2,曲线图见图3.4: 表3.2 凸辊辊形参数表 Z/mm R/mm Z/mm R/mm Z/mm R/mm -150 120 -40 131.03 70 128.8 -140 121.05 -30 131.31 80 128 -130 122.45 -20 131.48 90 127.07 -120 123.77 -10 131.53 100 126.03 -110 124.9 0 130.63 110 124.9 -100 126.03 10 131.48 120 123.77 -90 127.07 20 131.31 130 122.45 -80 128 30 131.03 140 121.05 -70 128.8 40 130.63 150 120 -60 129.52 50 130.13 -50 130.13 60 129.52 图3.4 凸辊辊形曲线 3.3 辊式矫直机力能参数的计算 3.3.1 矫直力的计算 由于二辊矫直机辊型有单向弯曲与双向弯曲之分,其矫直力也不同,二矫直力大小与辊缝的压弯程度密切相关,由于本机器形的辊型采用单向反弯曲辊型,因此按照单向反弯曲辊型来计算矫直力。辊型各段长度 由于等弯曲率区内的弯矩不变,它必然由一个外力偶构成工件内部的等弯矩区。 首先从图3.6上力F3来看,在Sb段内它形成的弯矩是线性递增的。虽然这个弯矩一开始是弹性弯矩,但很快增大为弹塑性弯矩(弹性段长度可略去不计),新的力偶矩应由F2来形成,而且只在转半周之后就需形成F2S`d/2的力偶矩,以便在下半周内完成M2的等弯矩弯曲。进入到辊腰Sd段时,由于增大弯矩须达到M1值,故需在M2之外再增加一个力偶矩F1Sd/2值。这种人为的受力模型是与辊形曲线的曲率变化过程基本一致的,是会接近实际受力状态的,于是可以计算图中的各矫直力: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