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研究综述+文献综述(4)
时间:2017-05-03 11:1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遗传算法在搜索进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其他外部信息,仅用评估函数来评估个体或解的优劣,并作为以后遗传操作的依据。由于遗传算法中,适应度函数要比较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选择概率,所以适应度函数的值要取正值.由此可见,在不少场合,将目标函数映射成求最大值形式且函数值非负的适应度函数是必要的。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主要满足以下条件: a)单值、连续、非负、最大化; b) 合理、一致性; c)计算量小; d)通用性强。 在具体应用中,适应度函数的设计要结合求解问题本身的要求而定。适应度函数设计直接影响到遗传算法的性能。 4 初始群体的选取 遗传算法中初始群体中的个体是随机产生的。一般来讲,初始群体的设定可采取如下的策略: a)根据问题固有知识,设法把握最优解所占空间在整个问题空间中的分布范围,然后,在此分布范围内设定初始群体。 b)先随机生成一定数目的个体,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个体加到初始群体中。这种过程不断迭代,直到初始群体中个体数达到了预先确定的规模[2]。 5遗传算法的步骤和意义[4] 1.初始化 选择一个群体,即选择一个串或个体的集合bi,i=1,2,...n。这个初始的群体也就是问题假设解的集合。一般取n=30-160。通常以随机方法产生串或个体的集合bi,i=1,2,...n。问题的最优解将通过这些初始假设解进化而求出。 2.选择 根据适者生存原则选择下一代的个体。在选择时,以适应度为选择原则。适应度准则体现了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给出目标函数f,则f(bi)称为个体bi的适应度。以 (3-86) 为选中bi为下一代个体的次数。 显然.从式(3—86)可知: (1)适应度较高的个体,繁殖下一代的数目较多。 (2)适应度较小的个体,繁殖下一代的数目较少;甚至被淘汰。 这样,就产生了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后代。对于问题求解角度来讲,就是选择出和最优解较接近的中间解。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