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中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鉴定(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红茶菌中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鉴定(2)

12

3。结果与讨论 14

3。1 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筛选 14

3。1。1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初筛 14

3。1。2 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复筛 15

3。2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鉴定 17

3。2。1菌落形态观察 17

3。2。3 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18

3。2。4 16s DNA序列分析 19

3。3细菌纤维素膜的表征 20

3。4非碳水化物对菌株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 20

3。5 纯种混合发酵产细菌纤维素 22

3。5。1 优势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22

3。5。2 醋酸菌与酵母菌的混合发酵产细菌纤维素 22

4结论与展望 24

4。1结论 24

4。2 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1。 引言

1。1本课题研究现状概述

1。1。1细菌纤维素简介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β-D-葡萄糖单体经过β-1,4-糖苷键衔接而成的无分支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具有(C6H10O5)n的组成,如图1。1所示。细菌纤维素大分子呈现弯曲的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相互是平行的,不会呈螺旋构造与构象,分子链内与分子链间是通过氢键作用才能形成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的结晶状态是拥有多种形态的,从单位晶胞的特点上来看,固态纤维素存在结晶变体,及纤维素Ⅰ,纤维素Ⅱ,纤维素Ⅲ,纤维素Ⅳ,纤维素Ⅴ。绝大部分的天然纤维素结晶属于Ⅰ型的纤维素,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纤维素则是经过化学处理、热处理或球磨处理的“人造纤维素”的晶型,而且,纤维素的各种晶型之间能够相互进行转换。与植物纤维素相比而言,细菌纤维素具有着比较独特的形态结构,而且细菌纤维素的物理性状构造与菌株种类和培育的条件有关联,比如说动态发酵的生物纤维素呈絮状,相比静态发酵的生物纤维素则成膜状形态。

生物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式

图1。1生物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式

                Fig 1。1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ellulose

与植物纤维素相比,细菌纤维素不单单是合成速度快、产率高,而且理化性能也有较多的不同点。细菌纤维素是由超微纤组成的超微纤维网,其超微纤维的直径仅为植物纤维素的百分之一,这也导致了其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

(1)高化学纯度。细菌纤维素是一种纯的纤维素,不含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其它细胞壁分子,分子取向良好,结构比较均一,并且以单一纤维形式存在,纯度在99%以上,无需提纯操作,可以直接进行利用。

(2)高强度。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大约是95%左右,聚合度为16000左右,高于棉花、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素,使得细菌纤维素它物理机械强度较高。根据报道,经过干燥的细菌纤维素,其杨氏模量可达10 MPa,经过热压处理以后,杨氏模量更是达30 MPa,比有机合成的纤维强度高出了四倍。静态条件所培养出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弹性模量,为一般纤维的数倍至十倍以上,抗撕扯的能力是聚乙烯膜的六倍,且抗张强度也非常高。干燥状态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弹性模量高达1。5×1010Pa,可与金属铝相当,远大于目前已知的大部分有机聚合物,并且生物纤维素的物理机械性能是与其发酵方式和后处理方法无关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大胆的认为如此高的强度,是由纳米级超细纤维丝的高结晶度以及纤维之间强大的拉力组成细菌纤维素的。论文网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