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中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鉴定(4)
时间:2022-02-19 20:0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4)。纳米纤维素晶体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所谓的复合材料,即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通过不同方式方法组合重叠形成的复合属性材料。它能够发挥出,各组分原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组元的缺点,以此来得到具有某些特殊性能,或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即分散相三维空间维度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内,并且能够均匀的分布于基体的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在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生物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正因如此,它也被誉为21世纪中最有发展开发前途的材料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增强相,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其基本不具备生物可降解性。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着手致力于开发天然纤维来代替玻璃纤维等人造纤维,作为符合材料和填充材料,用以制造环保的产品。纳米纤维素的晶体质量轻巧,力学性能优秀,透光性也极好,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同样也是,其它所谓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所无法与之相比之处。同时纳米纤维素晶体增强相就算其含量很低,也能够极大改变复合物的性能,纳米纤维素晶体作为增强相,为高附加值复合材料的开发未来,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前景。 1。1。3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生产 早在1886年英国科学家就发现,在酸醋杆菌静置培养时,发酵液的气-液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凝胶状薄膜,经过化学分析,确定了该薄膜的成分系纤维素。紧接着,许多产细菌纤维素的微生物相继被报道出来,主要涉及醋杆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e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rer)、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糖醋杆菌属(Glucoacetobacter)、驹形氏杆菌属(Komagataeibacter)等17个属,以驹形氏杆菌属的报道最多,也最深入。直到现在,已被报道出该属中,存在纤维素可合成能力的菌种共有14个,如K。xylinus、K。nataicola、K。 rhaeticus、K。 europaeus、K。 swingsii、K。 hansenii等。其中,K。 xylinus是最早被用来合成细菌纤维素机理、代谢调控等理论性研究的模式菌种,也是商业化生产和应用开发最常用的菌种。文献综述 虽然报道的产细菌纤维素的菌株很多,但普遍存在菌株产BC低,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其工业化推广。因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在选育产BC优良菌株、优化培养条件,选择提高纤维素产量的发酵工艺;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廉价合适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马承铸等从自然材料中分离得到Ax-Ⅰ和Ax-Ⅱ两高产菌株,这两株菌在28℃静态培养4~5d,可生产出14~16g/L纤维素。Kiyoshitoda等从醋酸连续发酵过程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醋酸抗性的细菌,如果在培养基中放入一定量的乙酸,纤维素的产量比不具有醋酸抗性的菌株提高了将近4倍。Young等从自然界分离出一株相对稳定的菌株A。xylinum BPR5,以葡萄糖和果糖为混合碳源,显著地提高了纤维素产量。Hiroshi等从水果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动态培养时产量高的菌株Acetobactersp BPR2001,在发酵罐中生物纤维素的产量为4。4g/L和7。7g/L。Joon等从腐烂的苹果中分离出来了一株菌株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PJK,并发现该菌株在摇瓶培养时产量是静置培养的1。5倍。刘娅等从野生杏子中筛选出一株醋化醋酸杆菌APR72,纤维素产量与国内一般研究相比高出1。5~4。5倍,且产量稳定。 1。1。4 红茶菌介绍 红茶菌(Kombucha),又名“海宝”、“胃宝”,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功能性饮料。红茶菌以糖、茶为原料,接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发酵而成,气味酸甜、芬香,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红茶菌饮料不仅保留了红茶本身具有的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更有微生物协同作用生成的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二酸-1,4内酯、乳酸、醋酸、维生素、多糖以及蛋白质等物质,具备多种保健作用,对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能够表现出相对的疗效。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