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阈下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他者视阈下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

1.1.2  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国家纷纷将镜头对准中国,外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数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是这些所拍摄的纪录片并不是一定是对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反映,所塑造出的形象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相冲突,与国人眼中真实的中国形象有较大的差异。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会被形塑者注入所塑造出的形象之中,可能造成对中国形象的曲解和歧见。但是与此同时,这些纪录片也给我们国人提供了一个审视国家自身的机会。通过其他国家的视角来反映我们国家的问题,来观察我们的社会,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特殊价值。

通过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现特有的中国文化,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对他国渉华纪录片的研究,分析纪录片背后的话语,积极应对国外渉华纪录片创作对中国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帮助中国塑造更为真实、完整的国家形象,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通过研究对我国纪录片自塑形象和传播出谋划策,可以帮助国家更好地掌握国际话语权,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论文创新点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评述

1.2.3  论文创新点

本论文将以大量的国外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相比以往的研究,不再只关注于某一个固定国家的纪录片,而是将世界范围内更多国家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囊括入研究范围内。同时,所研究纪录片题材也不再固定于某一具体类型,将对不同类型的渉华纪录片进行尝试研究。所以作为研究对象的纪录片也在数量上比以往更为丰富,范围也更为广泛。本论文与以往同类的研究相比,研究角度也更为丰富,将具体的纪录片案例与传播学和影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尝试对比分析不同国家渉华纪录片中对“中国形象”建构的差异表现,并探索分析其所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法等,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理论书籍与核心期刊,收集和选取大量国外涉及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提炼、加工与综合。将已有的形象学理论、“他者”理论、说服理论等结合具体的纪录片文本,通过自己的理解给予验证和叙述,综合分析纪录片背后所隐藏的话语。

1.3.2  研究思路

本文将先对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将国家形象可视化,利用纪录片作国家争夺话语权的、传播各国价值理念的现象进行整体分析,对不同国家的渉华纪录片进行整理剖析。接着将对不同类型的渉华纪录片进行归类分析,探索分析不同国家渉华纪录片中对“中国形象”建构的差异,及其带来的积极或负面影响。再通过传播学、影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与具体纪录片文本相结合,分析纪录片背后的话语。最后就如何规避国外渉华纪录片创作对中国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对策,同时对我国纪录片自塑形象提出突破之策。

2  全球化语境下他者话语的建构

2.1  国际社会国家形象的建构现状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关系到该国在国际的声誉和地位,是衡量一国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帮助国家获得世界的认同,更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同情和舆论支持。与之相反,负面的国家形象不仅会使国际社会感到反感,导致其他国家在关系上的疏远,还会对国家的各方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加大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的阻碍。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