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ARs的生物合成
天然植物苯酚两条主要的合成途径分别是:莽草酸途径和聚酮化合物途径。莽草酸途径可直接合成苯丙酯类化合物,而聚酮化合物途径则可产生简单酚类和醌类化合物。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是酚酸中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它们是结合以上两种途径合成的[8]。Collie等[8]提出ARs是通过聚酮化合物途径合成的。聚酮化合物是由聚酮亚甲基链-(CH2-CO)n-形成的,因此脂肪酸和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甚为相似。Birch证实醋酸酯在简单聚酮化合物的合成中作为前体。Manitto和Sammes描述了短链聚酮化合物苯环的合成过程[8]。ARs的生物合成过程要求非环前体先是发生环化反应,接着延长侧链,最终脱羧形成奇数碳链。研究显示,ARs在叶绿体和黄化质体膜上合成。
ARs合成酶与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脂肪酸合酶系统具有高度同源性[8]。分子遗传学显示聚酮化合物合酶与脂肪酸合成酶相似[8],可分成两类。Ⅰ类酶与脊椎动物多功能脂肪酸合成酶有关,Ⅱ类酶与具有多酶体系的植物和某些细菌合成酶有关。大多数聚酮化合物合成酶都是Ⅱ类的,而6-甲基水杨酸合酶则是Ⅰ类。链丝菌属芳香族聚酮化合物由Ⅱ类酶合成的,糖多孢菌属大环内酯红霉素则是由Ⅰ类酶合成的。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部位发挥作用,使葡萄糖释放延缓,从而达到延缓葡萄糖吸收和调节餐后血糖水平的目的[23-25]。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对餐后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报道。葡萄糖苷酶催化裂解α-糖苷键的作用取决于切割位点的位置,单糖的数目和底物羟基基团的构象。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作为化学治疗剂用于肥胖和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同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可作为因代谢紊乱引起的病毒感染、癌症和肝炎等疾病的治疗靶点[10]。
1。4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是指将已知三维结构的小分子配体放置到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位点,来预测和评估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对接过程中受体和配体的空间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可将分子对接分为三种,即刚性对接、半柔性对接和柔性对接[26-28]。柔性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允许研究体系的构象发生自由变化,因此可精确考虑分子间的识别情况。
郁彩虹[29]等结合分子对接法和光谱法,研究槲皮素与β-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氢键和疏水作用对槲皮素与β-葡萄糖苷酶的结合起重要作用。刘彩红等[30]利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芹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芹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亚结构域ⅡA结合,二者间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与荧光光谱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刘明等[31]采用Accelrys Discovery Studio 2。1软件中对接方法研究芹菜素和山茶酚对细胞色素CYP 1A2的抑制作用。管骁[32]等采用柔性分子对接方法研究食源ACE抑制二肽与ACE的相互作用模型与分子机理。分子对接表明:氢键、亲水、疏水、静电等作用力对二肽与ACE的结合有贡献。Kham等[10]利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二香豆素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之间相互作用。
1。5立题依据及内容文献综述
1。5。1立题依据及意义
糖尿病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餐后血糖水平升高是造成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将餐后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调节血糖波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几种人工合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筛选和研发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工作迫在眉睫。 烷基间苯二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柔性分子对接(5):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12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