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可通过改变爬行动物的体温影响其运动、同化、能量代谢等[2]。事实上,自然生态下的各种环境因素(例如湿度、温度、日照等)通常会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动物常常将诸如生长、繁殖和觅食等能提高适合度的活动集中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3]。温度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方面成果最多、论题最长久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对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对热生物学方面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各个国家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主要是有关于动物生理机能和行为应答等方面均受到体温调节的作用。无论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相对较高且恒定的体温均有利于动物较好地表达其生理功能并有较好的行为表现[4]。
爬行类动物进行体温调节,主要通过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等制造外热源来达到某种行为表现应答机制,从而可以维持比较高而平稳的体温。适宜的体温对于爬行类动物体现正常的行为活动及高水平的生理代谢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极端体温(高温或低温)对爬行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不利的,甚至存在致死的可能性。在爬行动物中,不同行为表现和生理功能的最适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种内和种间差异,没有任何特定的温度能使所有的行为表现和生理功能发挥至最高水平[5]。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对动物有害甚至能导致其死亡,在极端高、低体温之间,相对较高的体温有利于动物较好地表达其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6,7]。当前,大量针对生态动物学的科研工作也表明几乎所有外温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均对自身体温变化异常敏感,主要涵盖了运动能力、感觉信息的输入、觅食能力、摄食等方面的内容。
相对外温动物来说,温度变化对其行为表现的影响会随长期实验驯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地理分布、季节性的环境温度、昼夜或辐射强度等因素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驯化被定义为,在实验条件下,动物对某个单一变量的变化而在生理上产生的补偿性调整。国际生理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IUPS)下属的热力学委员会2003给驯化的定义是:驯化是有机体发生的一些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减少由实验诱导的特定气候因子刺激性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或提高动物对这些不良影响的耐受性[6-8]。
从原生动物到哺乳类动物,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本能的逃避极端的低温和高温,从而表现出各自温度喜好的适中范围。上述这种行为热调节可以使其获得适宜的温度环境,提高适合度,对物种进化具有及其重要的适应性意义。这种最终适温被定义:在一个温度梯度中,一个给定种的所有个体将最终都会向某一温度聚集,而不管它们在被置于这一存在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之前的热经历如何 [7,9]。动物的热偏爱直接表现于最适温度,它对自身适宜的环境温度也直接体现于生理活动和生命活动过程中。显而易见,在各自的最适温度范围内动物能最高效地完成提高自身适合度的各种活动。简而言之,所有过高或过低的生态环境温度都会影响动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表达,不利于其生长繁殖。动物生态研究的相关重要指标包括了上限临界温度和下限临界温度。
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在分类学上隶属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蝾螈属,在我国的多个等省份内均有所分布,是一种两栖类动物,以水栖生活为主,可作为从水生脊椎动物到陆生脊椎动物演化的重要过渡物种,因而在系统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有着深刻的进化意义。从外貌特征上看,它体形较小且,表皮光滑,黑色或黑褐色遍布背部和两侧,腹部为桔红色,尾腹鳍褶部也为桔红色,细沟纹和黑斑点呈横向分布;头部、背部、体侧及尾两侧分布小痣粒;头部扁平且无脊棱,耳腺相对发达;吻端钝形且圆滑,与外鼻孔相近,眼睛直径略短于吻端或与其等长,眼和鼻孔均位于头背面,无活动眼睑;口裂于眼后角下方,唇褶明显;舌较小且厚呈卵圆形;四肢细长, 指趾均显扁平且细长,末端尖圆,基部未见明显皮膜状蹼结构。东方蝾螈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科学研究对象的理想实验材料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价格较为便宜,简单方便的养殖条件,还由于它有相对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捕抓及栖息地的破坏,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有关东方蝾螈的研究国内外也有一些报道,如耿家举等(1960)、曲韻芳等(1966)、蔡堡(1978)、张学军等(1999)对东方蝾螈的胚胎学进行了研究,宁方勇等(2003)对东方蝾螈的形态学参数做过研究,李顺才等(2005)对东方蝾螈外形与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报道,曲韻芳等(1964)、杨道德和沈猷慧(1993)分别就东方蝾螈的排精和纳精、繁殖生态做过研究[10]。本文研究在3个不同恒温下东方蝾螈的热适应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最低温和耐受最高温,定量分析驯化温度对东方蝾螈热适应和运动表现的影响,为人工饲养东方蝾螈提供理论依据。 热驯化对东方蝾螈热耐受能力和运动表现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5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