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泛喜马拉雅地区糙果薹草组莎草科分类修订(2)

时间:2021-09-14 21:33来源:毕业论文
糙果薹草组是莎草科薹草亚属中一个种数不多的组,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地区。Bckeler于1888年发表了C。 schlagintweitiana;后C。 B。 Clarke在The

糙果薹草组是莎草科薹草亚属中一个种数不多的组,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地区。Böckeler于1888年发表了C。 schlagintweitiana;后C。 B。 Clarke在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中发表了分布于锡金的C。 inclinis,Kükenthal在其1909年的世界性专著中将其置于sect。 Trachychlaenae Drejer (1844)(此名称为sect。 Trachychlaenae Bailey, 1843的晚出名称),并收录该组的有6个种以及它们的一些变种:其中C。 setigera、C。 setigera var。 schlagintweitiana和C。 inanis分布于泛喜马拉雅地区。

此后无学者系统修订过糙果薹草组,但陆续发表了几个该组的新种。Noltie在编写《不丹植物志》的莎草科时,发表了一个新种C。 griersonii,认为此种和C。 inanis接近,区别在于此种具有匍匐茎,雌小穗更小,雌小穗间排列更紧密[12];分布于不丹、尼泊尔、云南的新亚种:C。 schlagintweitiana Boeck。 subsp。 deformis[12];戴伦凯[13]发表了采于云南大理的新种C。 lancisquamata,认为C。 lancisquamata与C。 setigera近似,区别在于雌花鳞片顶端具2-4 mm的长芒以及瘦果近圆形;金孝锋等 [14]发表了采自尼泊尔的C。 staintonii,该种与C。 setigera接近,但根状茎短,侧生雌小穗细,雌花鳞片先端具短芒而有区别。

现知泛喜马拉雅地区糙果薹草组植物有7种、1亚种和1变种,分别是:C。 inanis、C。 rufolistolon、C。 griersonii、C。 inclinis、C。 setigera、C。 lancisquamata、C。 staintonii,C。 schlagintweitiana subsp。 deformis和C。 setigera var。 schlagintweitiana。薹草属花单性,雌花大多具先出叶包围合生成果囊,明显区别于莎草科其他属的植物。但其种类多、分布广,分类十分困难。继Kükenthal 1909年对糙果薹草组修订后,该组又发表了若干新种,但至今未有全面修订。本研究通过文献考证,标本(尤其是模式标本)研究,结合瘦果和果囊的扫描电镜下微形态特征,对泛喜马拉雅地区糙果薹草组进行分类修订,也为该区域植物志的编撰提供数据资料。文献综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查阅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拍摄的糙果薹草组模式标本进行检视和研究。同时也查阅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HNWP)、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KUN)的全部糙果薹草组标本。

1。2 果囊形态与微形态观察

从腊叶标本上选取20个成熟的果囊,在体视解剖镜下观察果囊及喙的形状,被毛,测量果囊长度,计算平均值和标准误差。用EM32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果囊的微形态,将成熟的果囊粘于样台上,喷金后置于扫描电镜下拍摄果囊整体形态、喙口和果囊被毛情况。果囊材料来源见表1。

1。3 瘦果形态与微形态观察

将成熟的瘦果置于体视镜下观察瘦果和喙形状,测量20个瘦果长度,计算平均值和标准误差。成熟的瘦果浸入新配制的浓硫酸:醋酸酐=1:9的溶液中12h后取出,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用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100%功率处理7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充分晾干,将晾干的瘦果粘于样台上,喷金后置于扫描电镜下,拍摄瘦果整体形态和表皮细胞形状。瘦果材料来源见表1。

表1 果囊与瘦果材料来源

物种 产地 凭证标本

Carex inanis Nepal: Koshi Zone, Sankhuwa Sabha Dist。 H。 Ikeda et al。 2102001 (TI)

Carex inclinis Bhutan: Thimphu Distr。 J。 R。 I Wood 5550 (TI)

Carex lancisquamata 泛喜马拉雅地区糙果薹草组莎草科分类修订(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817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