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电子通信 >

LabVIEW+RFID的定位识别系统的设计(2)

时间:2022-06-04 13:39来源:毕业论文
作为当代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90年代,中国也开始致力于 研究 RFID技术。现如今中国的RFID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还不完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作为当代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90年代,中国也开始致力于研究RFID技术。现如今中国的RFID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还不完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RFID产业发展相当落后。目前,我国RFID产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在超高频RFID核心技术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低高频的RFID技术领域门槛较低,我国企业进入较早,其应用技术己经趋于成熟,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超高频RFID技术准入门槛较高,其研究与应用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RFID系统和非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或者多个电子标签组成,这些标签连接到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辐射的电磁场或者终端上。这些设备通过无线电波或超高频信道进行通信。一些RFID设备和非接触式智能卡需要内置电源来实现电子标签与终端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大多数RFID应用和非接触式智能卡通过远距离能量传输来保证数据交换所需的能量。根据所使用的频率,操作所需的能量可以通过一种几何部件来提供,这个几何部件可以是电磁感应(低频或高频)或电磁波(超高频)的感应部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13。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相对成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不错的应用。但是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是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低门槛的低频RFID技术。不少企业对于这块的RFID技术更为看重 。而超高频的RFID技术现在仅是在探索阶段,

本次设计是系统电压为12~48v,频率为125KHz的低频定位位识别应用。要求读取时间小于70mS;存储介质为EEPROM;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以长时间存储;上位机能实时显示读取的数据。通过WL-125读卡模块对IC卡进行定位识别,并使用Labview完成定位识别信息的显示。

RFID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虽然RFID技术走进大家的视线仅仅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但其实RFID早已经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RFID最先是最为一项军事应用出现的,被英国空军用来识别敌我战机。RFID事实上源于雷达技术,秉承着雷达的概念应运而生。在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发射功率的通讯”是最早的RFID理论基础,也意味着这项技术真正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这项技术的早期发展主要被军方控制,直至上世纪的70年代才通过美国的一个实验室进入民间,从这开始RFID技术也走向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最早的RFID应用开始出现,90年代RFID技术已经进入带了全世界的视线当中。也是这段时间,RFID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最早的RFID系统是题录自动识别系统,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内RFID技术的起步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要晚很多,这项技术在国内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技术相对落后,设备成本高,并且由于国情所限,RFID技术虽说有着不错的发展,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1世纪的现今,RFID已经在制造,管理,零售等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标签也在不停得走向低成本化,相信总有一天低成本的点标签将会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FID技术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自动化生产,数据监控、统计,信息采集,物品追踪,票证防伪,器械管理等方面。RFID的高效便捷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注意到了这项技术对于企业管理的重大帮助,已经有不少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用到了RFID系统,事实也证明,这项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随着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注意到了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致力于开发RFID技术。在中国,RFID技术的占比也越来越大,这项技术在中国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毫无疑问,这项技术对于各行各业有着强大的冲击,合理地应用到这项技术会给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相当可观的利益,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都是不可估量的。 LabVIEW+RFID的定位识别系统的设计(2):http://www.youerw.com/tongxin/lunwen_948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