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分析阶段,可以使用一些图表来更形象化地表达需求,这些图表还可以在随后的
SDLC 阶段中起到作用。
(1)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
描述了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如图10-11 所示。在数据流图中,系统外产生或接收数据的对象称为外部实体,用正方形表示;程序改变数据的过程称为处理过程,用圆角矩形表示;存放数据的物理空间如磁盘、光盘称为数据存储,用右侧开口的矩形表示;数据的流动称为数据流,用箭头表示。
10。2。4 系统设计
在系统设计阶段,团队需要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进一步细化整个系统的设计。
(1)确定选择的硬件。硬件选择可以从自动化程度、处理方法和网络技术三个角度考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系统可以使用条码阅读器等进行信息读取,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可能需要手工输入。处理方法可以
选择由一台计算机集中式处理,也可以选择由网络中的多台服务器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可以选择通用的因特网,也可以选择需要设备支持的企业内部网。系统开发方法
(2)确定软件解决方案。
比如,使用哪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编写,是否需要软件开发工具包,是否需要集成商业的软件模块,等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时间成本来评估使用何种软件解决方案。
(3)购置所选择的硬件和软件。
确定好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后,需要购置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购置硬件和软件与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类似,也需要货比三家——选出最符合系统需求,并且成本较低的硬件和软件。
(4)确定编码风格与应用程序规范。
编码风格的一致性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的代码交接更加流畅,而应用程序规范指定了系统应如何和用户交互,接受何种格式的输入,如何处理输入的数据,及产生何种格式的输出等。应用程序规范模板,如图10-15 所示。制定应用程序规范的过程也称详细设计,应用程序规范是新系统的蓝图,在保证开发过程高效进行的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0。2。5 系统实现和维护
在系统实现阶段,团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配置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2)进行软件编码。编码占据系统实现阶段很大的比重,因此有些人认为系统实现等同于软件编码,但实际上除软件编码外,系统实现阶段还包含着很多内容。
(3)测试软件。编码完成的软件需要经过测试才可交付使用,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软件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修复。可按测试代码的范围将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其中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测试,集成测试将多个模块整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系统测试则可以确保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部件能够一起正常运行。测试还可分为三个阶段——仅在开发小组内部进行的α 测试,只提供给特定用户群测试使用的β 测试,以及已经趋于完善,只需在个别地方再做进一步优化处理的γ 测试。系统开发方法
(4)文档定稿。在系统实现阶段,需要撰写系统文档和用户文档。系统文档用来描述系统特性、硬件架构及编程实现的细节,以供维护系统的人员参考。用户文档是为用户提供的,用来介绍如何与系统进行交互,如何使用系统的功能等,如图10-16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