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五年级(3)班的语文教师 访谈时间:2015年11月
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 访谈内容:如下
笔者:刚才您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您自己在讲解,这种方式有什么好的作用?
老师:这篇古诗文比较难懂,我要多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案例2中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少与学生互动,一起参与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收放自如,多以讲授法给学生讲读这篇文章,方法太过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达到朗读、默读、细读、略读、浏览等多种方式方法的教学,每一种阅读方法教学的侧重点也无法完全运用到教学中。
(三)阅读教学过程缺乏情感
虽然在访谈中的十位教师资历都很高深,经验也非常丰富,都能从容淡定的上好每一节课,但是有七位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讲解太过于理性化,很少注重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等需要学生自己探究这一方面,下面案例是一位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较为严重的一位老教师。
【教学案例3】某教师在讲授阅读课时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难忘的的一课》中“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段为例,教师在教授学生怎样去阅读时完全按照以往的教授方法,一步一步的教他们阅读的技能和技巧,完全忽视了让学生们主动探究文章,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访谈对象: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师 访谈时间:2015年11月
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 访谈内容:如下
笔者:刚才您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教学生如何读课文,您能说下具体原因吗?
老师:学生只有知道如何阅读课文,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案例3中的小学教师只注重小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小学生阅读情感的教育。
(四)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
在听取这十位教师的语文阅读课中,上述案例中有八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有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这一问题,阅读教学内容很多都是来自课本的课文中,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下面是某位教师的教学案例。文献综述
【教学案例4】某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阅读时,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捉不住的蝉声》这节说明文为例,本文是完全抽象,但教师还是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把所要交的内容全都归功于教材,根据文章的范围来讲解课文,然后一味地读课文,领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自读[5],最后完成课后习题,就这样结束了一节阅读课。
访谈对象:五年级(2)班学生。访谈时间:2015年04月
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 访谈内容:如下
笔者:刚才看见你们阅读课,听完这节课,你们对蝉叫声有了解了吗?
学生:我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听到蝉叫,也没看到蝉,只知道文章叙述,它是吱吱的叫。
此案例中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学生不了解蝉,所以对学生而言,蝉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笔者了解和访谈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全国很多小学都普遍存在,由于教师们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不是很了解,因此对语文阅读教学也不是很重视,至此以往,学生们也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