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顺势发展,并且越来越迅速的大背景下,市土地制度在不断的试点探索中了发生了变迁。市地属黄淮平原,农业是本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局限性、制约性也越来越突显,在某些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瓶颈,一系列新问题也应运而生。因此,在新时期,调查市土地流转的现状,发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规模经营的对策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以市为例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政策的调整,市农村土地流转数量增长迅速,土地流转模式不断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全市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调查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78.5万亩,比2011年底增加26.5万亩,其中,转包95.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53.3%;出租61.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34.5%;互换11.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6.4%;转让2.9万亩,占流转面积1.7%;入股5.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2.9%;其他2.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1.2%。[2]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市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产权化、资本化趋势明显,农户开始把土地当作资本来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农户间代种、互换、转包等传统方式,采取有利于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方,如入股、出租等。如西华县红花镇龙池头行政村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面积4000亩,占本村耕地总面积的70%,建设规模化特色农业园区、种养小区6个;再如安徽、山东等地4家公司在汤庄乡流转土地8000亩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
二、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各县区都对依法推进土地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个别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由于流转方式、监督管理、土地产权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恋土情深,土地不易流转
市位于中原地区,又是农业大市,农民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恋土情结”。通过调查,部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法律、政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特别是以种地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他们将土地视为生活保障,认为一旦将承包权流转就意着生活没有保障;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户对农村土地政策心存疑惑,更多的农户怕流转后失去承包权;随着土地流转市场日趋活跃,农民对土地租金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尚未建立,没有权威的指导价格,特别是长期流转,流转价格怎么增长,都不了解。因此,农民都害怕土地流失,不愿流转土地承包权。
(二)政府的组织、监管服务不到位
首先,个别地区对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中央政策的精神领悟不深,把握不准,定位不当,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规模流转是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没把推进土地规模流转作为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工作主动性不强。其次,政策引导不到位。虽然一些县市出台了一些鼓励土地规模流转的政策,但与此相对应的配套扶持政策还没有出台,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既存在着支持不够的“缺位”现象,也出现干预过多的“越位”现象,政府、受让方、农民相互之间矛盾时有发生。再次,流转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县、乡、村流转服务机构不很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不够完善,信息不能完全对称,造成土地转入转出两方面都很困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了农业生产各种要素优化配置。
上一篇: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我国法官性别比例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我国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论小产权房的流转农村土...

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的研究【2035字】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