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的行政公开制度建设从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其中最早推行的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村务公开制度。随后,一些地市以及省级机关。国家职能部门相继进行了政务公开以及相关制度的研讨与试点,如地方立法听证会等。行政公开制度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行政公开的主体以及内容范围狭窄,方式简单,对于论文网不予公开的救济手段规定不足。为此必须完善行政公开的立法使之法制化,以及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制度内涵的研究和明确公开的方式等等。
关键字:行政公开制度问题对策
行政公开制度对于抑制腐败。倡导廉政。提高工作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治理腐败的战略措施,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必备制度。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也是行政民主与行政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公开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将其行政行为公开于社会和相对方,让其知晓和了解相关情况的一种制度,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公开。情报资料公开。行政决定公开。程序公开。公务员的相关情况公开。
一。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国家领导对行政公开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公开制度在各级国家机关中逐步建立起来,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暂行)中就规定了执法的内容和期限;办事的程序;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违反公示行为的处罚规定。公安系统发布了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走向深入。
的行政公开制度已经有一定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已经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主持的机关报等大报为核心,以国务院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人民日报等定期出版物为依托,以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汇编为补充的法律公告体系。也存在一定的依申请公开的立法。如行政复议法第23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供的书面答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实践中的做法主要是通过一些政策对行政公开的内容。形式。监督和评价体系作出规定。政策的共同点主要有:
(1)规定公开的主要内容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时限公开。承办部门和人员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收费收税公开。廉政规定。监督办法和责任追究公开。
(2)公开的形式根据
公开的内容和公开的范围。对象采用不同的公开形式。如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化社会传媒;向相关群众公开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设立办公大厅。印发办事指南(明白卡)。设置公开栏。咨询服务台等形式;对于向单个对象公开的内容则采用通报。信函。回访等形式;向机关内部人员公开的内容,则采用通报会。文件。谈话。专栏等形式。
(3)公开的程序
公开程序的制定采用了政策制定的一贯做法。先让各部门拿出公开方案,方案中除了包括相关的职能规定。法律法规。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和期限等内容以外,还要规定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以及负责监督实施的机构和方式。
(4)建立公开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一般做法是建立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把政务公开列入干部考核的范畴,同时建立外部评价和监督机制,如设立市民投诉中心,定期进行民意调查。
二。行政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政策的建立对于推行行政公开制度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对于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和治理腐败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
(1)缺乏对于行政公开理论的深入研究,将行政公开与相关制度混淆使用
实践中公开制度主要有: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审务公开。村务公开。街居务公开。立法公开。行政公开。有些人对行政公开的内涵和范围界定不清,在研究中和实务中任意扩大或者缩小行政公开制度的范围。方式。如实践中对于行政公开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最广义说,一切有关公共事项都应该予以公开。广义说,代表性观点有:所谓行政公开,就是指国家权力在其运作过程中,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公开,从而使党政机关的所有事物和活动都置于人民的普遍监督和关注之下。狭义说,代表性观点有:所谓行政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有关行政事务的事项向社会公众和特定的人公开,使其参与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对行政权实施监督的原则和制度。最狭义说,代表性观点有:行政公开是指政府机关的政务活动除涉及国家安全或国家秘密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外,通过多种形式公之于众。
对比上述观点,可以发现对于行政公开的主体范围和形式存在不同认识。如最广义说中行政公开的主体包括了党。政。军。法院。检察院等各级系统,甚至包括了实行自治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的厂务公开。而广义说将行政公开的主体范围界定为党政机关,狭义说将行政公开的主体界定为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最狭义说将行政公开的主体界定为政府机关。将行政公开等同于政务公开,或者是将行政公开的范围扩大到村务公开等属于居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或者将行政公开的公开范围仅限于行政机关的公开,而忽视了法律。法规及规章授权组织的公开,这样做不利于行政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行政公开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行政公开制度一经推出,立即为各地广泛推行,但因其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在行政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等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难以成为稳定的制度。同时,有的地方片面理解中央领导的讲话,将行政公开的范围局限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要群众满意就行,而不管行政公开本身的制度建设。这种做法在行政公开制度初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应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和做法。这种做法暴露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同时行政公开的推行存在着任意性和持续性,落实未能法制化。由于行政公开主要在基层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实施,中央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对行政公开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行政公开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弹性,行政公开的实施受制于当地领导的认识。权威和创造力,如果领导认识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有足够的权威推行和协调政务公开,制定有力可行的策略和措施,那么行政公开就能够开展得好,落实得深。反之,行政公开就落实不了,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行政公开制度的浓厚政策性,具有浓厚的清官意识“和不确定性。“
(3)行政公开的主体范围狭窄
由于中央在建立行政公开制度的初期,曾经指出地方基层政权是行政公开的实施重点,所以当前各级政府在实施行政公开的过程中,对基层的注意力较多,行政公开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乡镇级和市县级的政府机关,中央机关和省部级机关基本上处于原来的状态。同时理论界对于行政公开主体也缺乏深入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行政公开的义务主体,对于行政公开的权利主体的研究较少。当然,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解决透明度问题的需要,相关部级机关也正在拟定相关政策。
(4)行政公开的内容范围狭窄现行制度关于行政公开内容的规定非常不完善,最大的缺点表现在对于除外事项的解释过于宽泛。如对于行政公开的内容一般的界定是除国家规定保密以外的其他事务“,这样的界定实际上是非常不明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为例,保守国家秘密法完全偏重于对国家机密的保护,以防范国家机密的外泄为核心。对国家机密的适度开放及开放程序没有明文规定。同时该法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似乎有对国家秘密的等级分类过多的嫌疑,容易造成国家秘密的泛滥。确定何为国家秘密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国家机关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实践中很容易将国家秘密扩大化,使得在具体实施行政公开的过程中,行政主体往往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向公众提供信息。
因此,在以后的立法中,应该明确何为国家的秘密事项,何为国家机关可以公开的对象,应该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明确公开和秘密的界限。
(5)行政公开的方式简单
行政公开制度中,公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不同的公开方式构成了行政公开的制度多样性。现行制度中多采用主动公开方式和对所有人公开,除此之外,还有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和对利害关系人的公开。不同的公开方式的公开范围。公开对象。救济途径都是不一样的,应该加以区分。
(6)行政公开的手段落后在现行行政公开制度的手段中,多局限于通过印制小册子。上墙公开。工作流程表等传统媒体方式公开,或者是公开的范围多局限于行政公开主体的组织内部,公众如果需要获得信息,往往需要前往义务主体内部获得信息,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行政公开的效率。即使强调了网上政府的概念和网上公开的手段,但网页上的信息或是更新得较慢或是内容狭窄。时间短。随意性大。如笔者曾经登录某直属局网站,网页公开内容中介绍领导人员的章节竟然是其某前任因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领导,网页公开内容的陈旧可见一斑。
(7)对于不予公开的救济手段规定不足
现行制度中,如果义务主体不予公开,最多只是追究内部责任,缺乏对不予公开的法律救济途径。
三。完善行政公开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行政公开立法,实现行政公开的法制化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行政应该是法治行政,要逐步使法律法规成为行政机关行为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如前所述,的行政公开制度有政策性强的不足之处,政策作为行政公开制度建立初期的主要依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全国推行行政公开制度并使之更加深入,有必要制定和颁布行政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行政公开的主体。机构设置。程序。救济途径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从世界范围看,行政公开制度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定信息公开法。财产申报法。政府采购法等行政公开方面的特别法,其他程序方面的总则性规定适用行政程序法。代表国家有美国和日本;第二种是没有特别法的规定,相关问题规定在行政程序法中,代表国家为德国。中国应该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行政公开的现实情况,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立法。在立法安排上,应该先制定财产申报法。政府采购法。信息公开法等特别法。然后在这些法律的基础之上,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二)加强对于行政公开制度内涵的研究
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行政公开制度不同于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除了包括行政公开制度以外,还包括其他诸如院务公开。检务公开等公开制度。行政公开制度不同于村务公开制度,因为村务公开制度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因此说公开制度是由不同层级的制度组成的。
(三)逐步扩大行政公开的义务
主体范围目前行政公开的主体范围主要集中在各级行政机关中,其中又主要集中在基层行政机关。而实际上行政公开的主体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而且应该包括行政机关之外的其他行政主体,如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在实际推行中,对于行政主体的行政公开,可以采用先以行政机关的行政公开为龙头,取得一定经验后再行扩大到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
(四)深入研究行政公开的公开方式
根据公开方式的不同,行政公开可以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根据公开对象的不同,行政公开可以分为对所有人公开和对利害关系人的公开;根据公开的地点不同,可以将之分为公报的公开。阅览室的公开。复制的公开;根据收费与否,可以分为免费的公开和收费的公开。在,行政公开的主要形式是行政主体主动公开,缺乏对于依申请公开的详细规定和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了行政公开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行政公开方式的多样化,增加依申请公开的规定和对利害关系人公开的规定。
1。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主动
公开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义务主动将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有关情况登载在有关报纸上。公报上或者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公开有关情况的一种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是指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向负有公开信息义务机关和工作人员请求公开某项情报的方式。
2。对所有人公开和对利害关系人公开
对所有人公开就是公开的对象是国家的全体公民。组织,没有资格上的限制。而对利害关系人公开就是公开的对象仅限于和公开的资料。信息。消息有利害关系的特定人。在对所有的人公开的方式中,行政主体公开的对象是国家的全体公民。组织,没有资格上的限制,而对利害关系人公开的对象仅限于与公开的资料。信息。消息有利害关系的人。如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这是公开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行政复议法第23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供的书面答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这时的公开范围仅限于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行政复议第三人。澳门地区行政程序法第60条(利害关系人之资讯权)规定:如私人有所请求,有权取得由行政当局提供与其中直接利害关系之行政程序进行情况之资讯,并有权获知对该程序作出之确定性决定。瑞士行政程序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就本身之案件,向原处分官署或该官署所指定之邦之官署所在地,请求阅览卷宗。由此可见,前者的范围远大于后者的范围。这也是这两种公开方式最大的区别。
(五)扩大行政公开的范围
行政公开的范围是行政公开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世界各国对于行政公开的范围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一种是列举行政公开的事项;一种是采用概括式加排除式的规定。首先概括规定行政主体的信息应该予以公开,然后再采用排除式的规定例外事项,例外事项一般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美国情报自由法采用第一种立法例。具体如下:第一,规定行政机关在原则上应主动积极对任何人公开行政机关所掌握的情报。资料;第二,对免除公开事项(exemptions),规定了具有可行性的标准,取代了旧法中的含糊不清的规定;第三,行政主体对拒绝公开负举证责任,行政主体必须向行政裁判机构或者法院证明拒绝行为符合法定的不予公开标准。同时,还应该注意对于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的公开范围问题和不予公开的诉讼。
因此,行政公开对于公开内容可以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模式:
(1)行政主体应当公开的内容
①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②行政主体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以及办事规则;③行政主体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任免以及相当级别公务员的收入;④行政主体的财产收支要公开;⑤行政执法依据。程序。过程。认定事实。救济途径等;⑥其他重大行政事项以及决策过程。
(2)不予公开的内容
①国家秘密;②商业秘密;③个人隐私。
(3)行政主体对不予公开的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六)建立和完善行政公开制度的救济制度
根据有权利有救济的法律原理,行政公开制度应该有救济程序的保障。在现代国家的行政公开制度中,普遍建立了行政公开的法律救济原则。申请救济的人一般有两种,要求反对公开的任何反对公开的利害关系人。根据申请人获取救济原则,当申请人的请求权遭到了国家机关的不当否决时①,或者是利害关系人认为申请人的请求构成了对自己的损害②,有权获得救济,可以向行政机关或者法院提起情报公开的诉讼。③对于救济制度的规定,各国有不同的立法情况,有的国家采用穷尽行政救济“的原则和相对人选择原则。
现行的行政公开制度中对于权利主体的救济权利规定得比较粗糙,在大多数的关于行政公开制度的规定中没有规定权利主体有获得救济的权利。因此,在以后的制度中,不仅要赋予当事人查阅卷宗的权利,课予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布有关资料的义务,而且要赋予当事人就行政公开享有的行政救济权,直到请求司法审查权。
如可以通过扩大解释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将不予公开的行为纳入受案范围。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根据此项规定,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即可以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论证相对人向行政机关提起公开行政机关掌握的资料。情报的请求时遭到的拒绝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向行政机关提出的公开行政机关资料。情报的请求,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是行政机关的义务,行政机关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相对人的请求予以回应。行政机关的拒绝是影响相对人的权利的一种具体措施,该具体措施针对的对象是请求公开行政机关情报的申请人,拒绝的后果直接影响到相对人自身的合法权利或者利益。
因此,相对人可以依据行政复议的该项规定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同样道理,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拒绝复议或者相对人对于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或者相对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注释:
①日本学者认为知情权是一种抽象的权利,而开示情报请求权才是实体法上的具体的权利,所以居民依照条例行使情报开示的请求权被拒绝时,该居民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可以参见野村好弘:情报公开和个人情报的保护,肖贤富译,法学译丛,1992年第1期,第14页;杜钢建。刘杰:日本情报公开法的制定与实施,国家行政学报,2000年第2期,第95页。
②美国的情报自由法规定了反情报自由诉讼制度,具体制度可以参见: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015_1021。
③如美国法典第5章行政程序第552条第1款第6项第1目规定:如果(每个机关的)裁决部分或者全部支持了原拒绝提供档案材料的决定,应通知申诉人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要求法院对该裁定进行司法申查。日本情报公开法也对情报自由诉讼案件的管辖和案件移转做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