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徐州市总面积为11258km2,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6],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气温变化是导致该地区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徐州市年际与季节性气温变化进行研究,找出其特征及时间分布规律,可为徐州市经济发展和管理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6]。
    本文以徐州市的未来气候变化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降尺度方法(CF),基于该地区1961 ~ 1990 年间的气温,并根据HADCM3 气候模型对徐州市2010 ~2039年气温变化进行预测,进而对该地区气候演变趋势及其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徐州市气温变化方面的资料,同时对于研究适用于徐州市气候特点的气温预测方法,提高预报预测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km,南北约宽140km,总面积11258km2,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徐州地形平坦开阔,以平原为主,现辖5区、3县、2县级市。
    徐州的战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接连云港,南连宿迁,西临宿州,北靠微山湖,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相交于此,故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6,18]。
    徐州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秋短,冬夏长,冷暖变化明显,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4℃。6、7 月份常产生锋面低压和准静止锋,中心气流上升,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期;盛夏,副热带高压带起作用,中心气流下沉,多高温晴朗天气,暴雨与“伏旱”天气交替出现;夏秋之际,受台风影响,多阴雨天气;秋季,则会出现秋旱或连续秋雨;冬季则寒潮频频来袭[6]。
    徐州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干旱、洪涝、大风、霜冻、冰雹等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巨大[18-19]。
  1. 上一篇:徐州市极端低温变化及其与Nino3.4区SST的遥相关研究
  2. 下一篇:徐州市极端高温变化及其与Nino3.4区SST的遥相关研究
  1. 江科大实验楼BIM综合运用...

  2. 大学实验楼BIM综合运用基于BIM的技术标的编制

  3. 基于Exodus的某商场安全疏散方案优化

  4. 基于网络计划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优化

  5. 马尾区快安污水处理厂沉降监测技术设计

  6. 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与表达

  7. 基于灰色欧几里德理论的...

  8.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9.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0.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3.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4.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