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效应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各国的创新模式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资源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速度成为市场中竞争的关键。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规模论文网不断扩大,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日益增强。需要企业间展开合作,实现在更高层面上的优化资源配置,获得互补资源和新技术,提高创新速度和创新能力。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行业也进入到了新阶段,既面临着强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竞争全球化的挑战。跨国公司入主农机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资力度,丰富了农机的品类。但与此同时,也造成农业机械价格居高不下,使得农业机械化生产综合成本增加,大型高端设备市场,几乎都被外资公司垄断。而中国农机工业缺少原创和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来源几乎全部依靠引进。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农业装备行业迫切需要整合资源来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通过技术溢出来带动联盟成员乃至整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分析联盟的创新效应对于构建适宜的联盟管理模式及有效的合作机制。政府政策等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效应

产学研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联盟的创新效应上,具体表现为:聚合效应。学习效应。集群效应。社会资本效应。[1]

1。1产学研联盟的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最初的意义是指企业和产品的名牌效应,不仅可获得较高的利益,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品牌资本不断聚集生产成本,(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产学研联盟的聚合效应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通过组建技术联盟可以突破创新阀值。分担成本和风险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2]

创新中的阀值效应是指当企业的研发成员和投入超过一个阀值时,才能产生创新成果,因为技术创新与其他活动一样,都需要一定的初始规模。只有当创新投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产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高度化和大规模化,研究开发所需投入越来越多,技术融合学科交叉十分普遍,因此技术创新门槛增高,仅仅凭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的力量已经无法驾驭。而且目前国内农机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原始创新匮乏。产业集中度低,最大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仅有国际大企业1/10。通过技术联盟来寻求合作及协同效应来聚合联盟成员的资源。技术。人力等资源则有效地帮助了企业突破了阀值效应和原始规模的限制,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大量中小企业组成合作联盟,共同学习新技术,对区域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推荐作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对于技术创新成本来说,达到一定规模的研发活动才有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产出,因为研究开发同样存在着固定成本的特性,其中包括仪器。设备。调研。劳务费等投资,只有通过实现更多的技术成果降低其中分摊的固定成本。1976年至1979年,日本政府支持富士通。日立。三菱机电。日本电气和东芝五家主要的日本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VLSICONSORTIUM),合作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帮助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实现技术赶超。[3]

技术联盟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资源得到专业化得有效资源配置,使得单个企业在局部获取专业化优势而在联盟整体上实现最大化规模优势。促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在企业。高校及科技机构之间进行有效配置,各自实现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4]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技术研究成本日益增大,创新速度越来越重要,研究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在水平或者速度上落后于其他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时间上的落后和商业应用过程的换位意味着创新企业不仅仅难以获取由技术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甚至难以收回技术投资成本,增大了创新活动的风险性。1996年惠普公司的资料表明:如果一项产品开发过程历时五年,则每耽误半年,利润会减少50百分号,更有力的说明了速度已经成为现代激烈竞争中保持企业优势的重要来源。大型企业通过联盟活动,弥补了其投资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化其竞争优势。另外,通过联盟这种组织形式也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成本,降低了投入风险。

1。2技术联盟的学习效应

学习型组织论认为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企业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谋求竞争优势,打造为学习型组织,把学习做为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研发合作产业联盟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合作方式具有共同学习的特性。哈梅尔认为对于一个想开发并增强内部专门技能以提供竞争优势的公司来说,学习的目的是首要需要关注的。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代替成本和质量成为企业发展首要因素。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更需要进行协作,将各种分散的技术。管理优势组合成各种新的。更强大的优势。企业之间通过组建技术联盟,使得企业可以在技术创新中实现互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分工日益向专业化,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强化竞争优势需要融合不同企业的专长,通过建立技术联盟,企业可以在不同领域。行业的技术知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农业工程学科领域创新为例,其中精准农业装备分支需要结合农业土壤。植保。自动控制。机械等不同专业的知识。农业工程装备研究对象多种多样,比如在生物质新能源装备领域与生物学。化工等结合紧密。通过不同专业分工的联盟成员的团结协作,不仅仅可以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资源的整合,还可以在组织学习中学习联盟伙伴的隐性经验型知识。通过技术联盟的合作还可以及时跟踪世界技术的发展动态,增强组织学习能力,为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过程提供新思想。技术。增强相互信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1。3技术联盟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起源于外部性。当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经济性。企业集群中的外部经济性就是德国经济学家所称的集聚经济效应“。联盟的集群效应是指由于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使进入联盟的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这种集群效应不仅表现为单个创新企业的能力提高,投入和风险的减少,联盟中的技术创新总体上投入产出效率也提高。

由于技术溢出性的存在,市场竞争结果并不能达到社会经济整体利益最优状态,而产学研合作联盟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使技术创新的外部问题内部化“,把对于单个企业看来是外部问题的产业共性问题转化为内部问题,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联盟成员之间通过组建技术联盟,进行合作研发,共同承担成本,降低风险,资源互补,最后共享技术创新成果。在技术联盟内部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技术创新投入,贡献自己自身的技术分工优势,享受创新成果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激励了联盟成员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美日半导体竞争为例,由于半导体研发投入风险高。外部性强,单个企业不愿冒险进行大规模投入。而美日结成研发合作联盟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大大提高了创新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通过对交易费用的深入研究分析发现,交易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源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且技术联盟削减了重复性的工作,消除了企业个体在合作研发中相互不信任而出现的机会成本,消除了合同交易必然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高交易成本,提高了联盟的创新能力。

1。4技术联盟的社会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能快速高效的进行知识的创造。转移和使用。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快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知识交流,更要注重企业与外部环境构建更为密切的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与政府间的合作,即技术联盟的社会资本促进效应。

社会资本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这种个人与组织的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带来未来的收益,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新经济学的社会资本理论则认为,当各行为主体以一种信任。合作的精神将其特有的技术和拥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起来以后,也能极大地提高要素的生产率,社会资本也是一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组织网络能够实现合作协同效应,社会资本的存量“就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2]

联盟企业与外部社会资本联系既包括与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的联系,也包括与竞争对手的联系。产学研合作中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创新方向。研究开发情况,从而能够在对手经过技术获得巨大竞争优势之前掌握相似的技术,获得相应的科学技术。与供应商建立友好。频繁的联系能够有效地提高技术创建速度,缩短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并且由助于更富弹性的产品开发流程。政府也应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的合作。

英国学者库克与1992年提出区域创新系统(RIS)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支持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研发合作联盟建立了企业间。产学研间的网络关系,促进知识成产部门和知识运用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快知识转换速度;加强企业间的学习合作关系。政府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系,让政府的干预与市场规律保持一致,对区域创新促进作用显著。

2针对联盟创新效应的联盟管理启示

坎特维尔认为企业之所以进行技术联盟会促进技术溢出的最根本动机是人们把联盟学习的过程看成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其技术竞争力的手段。[5]促进技术联盟创新效益的扩散,是联盟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而联盟的管理政策和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学习氛围等都是影响企业创新效应的重要因此。因此,本文研究针对联盟创新效应提出的联盟管理和对策建议,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提供有利基础。

首先,在联盟组织层面上要增强人员交流和企业交流。上文提出,联盟的集群效应体现在联盟成员之间共同承担成本,降低风险,资源互补,通过消除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和不确定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联盟内部成员的交流,不仅仅能够增强联盟成员的信任感,更增强相互了解,还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互补,有利于企业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通过联盟合作中学习到新技能以及思维方式,有利于创新,突出了联盟创新的学习效应。

其次,增强联盟成员间的联系有助于技术在行业间的扩散,获得信息。技术资源上的优势,企业在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中增强了学习效应,在企业与行业间供应商或者客户发生联系时,供应商得到的创新技能并未通过交易价格中完全体现出来,这就导致联盟创新的技术在行业间蔓延,使得行业间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政府层面上,首先要制定鼓励产业联盟发展的政策,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强技术基础研究,营造出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基础研究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可以缩短行业其他企业与联盟技术主导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促进联盟创新社会效应的发挥。联盟创新学习效应的基础是联盟中个体成员的学习能力,因此政府应该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提高联盟成员中个体的创新和学习素质。建立行业基础信息技术系统,为储存。获得和应用技术提供有效手段,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创新效应。

仍然缺乏支持联合创新组织的具体政策规定,需要通过制定专门政策来保护产学研联盟创新活动,将资金适当向联盟倾斜,从单个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创新专项支持产业创新,利用创新资金来补贴由创新溢出效应给创新主体带来的损失,通过联合创新来提高创新的质量。

农业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效应研究

上一篇:农业职业教育存茬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029字】
下一篇: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动成因分析【2089字】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

青岛地区外来农业病虫害...

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

适應新形势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2454字】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6894字】

贫困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

《风雨像生货郎旦》试论

新旧會计制度衔接中高校...

列车信号采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巨蟹男一眼就喜欢的女人...

上海中小學生沪语使用情...

ASP.net教学互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AT89S52单片机温度警报器的设计+PCB电路图+程序

债务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高职校企合作开发机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solidworks叠合楼板生产线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