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43-02
1引言
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基本分析,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目的为降低论文网环境成本和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控制。环境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使企业达到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优。
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国人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隐患,最为突出的是的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由此产生的环境成本支出也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2。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取得的成绩
2。1。1企业环保意识逐渐树立,环境成本控制初显成效
近年来,企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并且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如进行环保投资。实施节能减排的技术改进。缴纳排污费。进行ISO等环境相关认证,不少企业获得了环保有关的财政补贴,能够自觉对所要排放的污染物做到先测量,使之达标后再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自觉投入清洁生产资金,企业的年生产总值越高,投入的清洁生产资金越多,最终企业因此取得的经济效益也越好。例如广东某电化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在清洁生产方面总投资3682。92万元,进行技术工艺改造,不再使用毒害品氯化钡,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危险性;每年减少氯化钡使用量1568吨,节约费用392万元;同时每年增加副产品芒硝利润471。5万元;每年可节约电能4122。4万千瓦时;每年利用富余氢气1755吨;减少盐泥废渣排放量2500吨,减排煤渣1296吨,企业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相对于直接排放污染物所支出的环境成本也有所降低,这说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成本控制已经有了初步成效。
2。1。2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环境成本控制监管体系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颁布了一系列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监管等管理体系,如ISO9000。ISO14000管理体系和计量体系等,以保障企业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高效地生产。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在原有环境监管体系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严格执行监管工作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统一领导与分级归口管理相结合。层层抓落实的强有力的监管体系。
2。1。3部分实现了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
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的处理上,很多城市贯彻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策略,逐渐让更多的企业把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落实到实处,从企业的每个环节中获取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2。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2。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落后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也使得一方经济得到了比较快速地发展,但是只有部分企业能把环境成本问题放在企业各种筹资。投资。生产。销售等环节中考虑,很多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仍然比较落后,还是以事后对自身生产而产生的废弃物的控制处理为主,即购进先进的处理系统,提高加工工艺流程,以确保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达到所管制的标准。但是这种事后处理模式,只有在发现环境遭到破坏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环境损失成本,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2。2。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一套健全的机制体制将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起到促进作用,可以使得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以机制体制的要求为参照,最终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而目前很多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的体制机制尚不够健全,没有一套成熟的机制体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流程来应对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企业只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活动,等到发现给环境带来破坏而需要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时候为时已晚。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把环境成本控制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实现最终的环境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2。2。3企业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环境成本控制
环境成本控制目前在对很多企业来说并没有生产成本控制那么重要,因此基本上所有企业都没有设立环境成本控制的专门岗位或者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环境成本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对环境成本进行明确地核算,而是将环境成本外部化,记录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反映,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到具体在环境成本上的支出,导致管理层不能作出关于环境成本的周密。合理的决策。
3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
3。1企业角度的对策
3。1。1明确环境成本控制的范围,实现增值和生态循环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范围不仅仅只局限于生产制造阶段,环境成本存在于从产品研发到最终销售整个生产链的每个环节。明确环境成本控制的范围,排定环保重点整治的项目非常重要。例如,在生产前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环保设计,从而减小环境成本的发生概率;在销售时采用环保包装进行产品的推广,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声誉,而且增强在消费者心中的环保形象。企业应做到在各个流程都使成本最小化,从而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如河南莲花味精集团从生产的工业废水中提取制成肥液“,把制污路线改成生态路线,在集团内形成了增值和生态循环。即将小麦加工成味精。面粉;生产的废料和麦麸等加工成优质肥料和饲料;把饲料和小麦等的秸秆用于养牛;开发牛肉。牛奶产品,把牛皮加工成皮草制品。这种变废为宝“做法,不但治理了污染,而且增加了效益。3。1。2制定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企业只有制定了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才能引导企业自身更好地进行运作。运用价值链分析,将企业视为彼此关联的生产活动集合体,制定生产各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目标。例如企业制定每月检查。每季审查“减排管理战略目标,强化督察考核,强化排污费核定与征收,加快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战略目标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将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制定得详细一些,例如,定期对企业生产所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可行性分析,依照战略目标进行相关处理,这样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3。1。3实行全员控制,并加强企业间合作
环境会计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所以缺乏对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而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单靠会计人员和管理层的事后控制是不够的,需要处在产品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试点企业落实在会计体制比较健全。管理层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定期培训,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成本计量。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并进一步加以推广。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协调企业各部门关系,加强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废弃物之间的循环关系,将前者企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作为后者企业的生产原料加以利用,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并且发挥企业的规模效应,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成本。如常州第一热电厂和附近的常州东南印染厂,由市环保局牵线搭桥,利用印染厂的碱性污水进行热电厂烟囱脱硫的方案,使两厂的环境成本都得到降低,产生了双赢“的效果。
3。2国家政府部门的对策
3。2。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虽然自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已颁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10余部,国家环境标准360多项,地方法规600多项,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20余项。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已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奠定了法律基础,但目前还应加强对于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关系更为密切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只有尽快完善现有会计法规中有关环境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实际效力,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范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容与具体操作,使得环境成本确认计量等一系列问题有法可依,企业不能按规定达到环保标准时可根据规定进行处罚。只有这样依靠法律的力量,环境成本才能达到有效控制。
3。2。2把环境税收纳入国家税收体系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将环境税收纳入国家的税收体系,其目的还是进一步规范个人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通过纳税这个法定义务,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和个人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减少或者杜绝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国家有关环保的收入,帮助国家治理一些环境问题。首先,以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对环境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其次,开征保护税,也可以像个人所得税那样实行梯级征收的方法,从而达到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最后,有惩罚也有鼓励,国家应对环保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实施鼓励和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环保行为,促进环保产业更好地发展。
3。2。3利用价格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坚持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而对于一些企业不合理的行为,如无偿使用资源。浪费自然资源和为了企业利润盲目破坏环境的行为,政府应利用价格调控手段,将因为破坏而造成的环境资源的成本,加入到企业产品成本中去,更加客观地反映商品的价格,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
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和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如给予奖励。减免税收等措施,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得企业自愿从事环境成本控制的工作,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的环境经营收益和赢利目的。
浅谈企业环境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