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社会,老有所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子孙满堂,膝下承欢。而在当今的农村,空巢家庭比比皆是,空巢老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空巢感”,他们经常有自怜、无助和孤独的感觉。农村的空巢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他们难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他们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只剩下听广播、看电视或找同村其他老人聊天。由于一些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他们大多深居简出,很少走出家门与他人接触,就会更容易产生空虚感和失落感,由此产生孤独感。

在问及外出子女是否经常回家关心探望自己时,大多数空巢老人表示次数极少,子女仅仅在过年时会回家数天,严重缺乏与老人精神上的交流。空巢老人长期生活目标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的话无处倾述,也没有兴趣爱好可以打发,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承欢膝下。空巢老人大部分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迫切需要思想交流和亲情的慰藉 [3] 。

大部分留守老人情绪都很稳定,但是缺乏精神慰藉、孤独寂寥是对老人最大的伤害。其实大部分留守老人都能理解与支持子女外出务工这件事,他们也认为子女在家很难发展出一个好的前途。现在通讯十分方便,外出子女也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关心自己。同时,他们在目前的生活中幸福感比较强,因为老人们仍然会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艰苦贫困的生活相比较,这样的话他们对现在生活条件都比较满意。但是留守老人所面对的最大精神健康问题是缺乏精神情感慰藉、孤独寂寥,这是再好的生活条件也不能弥补的。一旦老年人身处“空巢家庭”中,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对家庭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老年人对子女的情感依赖随着老年人年龄的逐渐增长而不断增强。然而,正当老年人需要子女在身边陪伴自己的时候,子女却不在身边,心头孤苦伶仃、自怜、自悲等消极情绪不断被激发出来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孝道缺失,敬老观念淡薄

1.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出现,这造成了农村一些青年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敬重父母、不赡养父母等不道德的行为也随之不断蔓延,儒家孝道中极力推崇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当代农村中不断被冲淡。一旦子女有了不尊不敬不养的心理,他们在行动上就会表现为自私自利。近年来,农村小家庭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子女只要结了婚小两口就想分家过各自的生活,与父母分住的现象日益增长。分家后的小家庭有着独立的经济来源,感情上却与父母逐渐疏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大潮强烈冲击着传统孝道思想观念,急剧发展变革的社会促使父母传授给他们的经验在他们成家立业时难以体现出来。老一辈信奉的那一套被年轻人所摒弃,拉开两代人之间的鸿沟。“代际差”成为他们与父母难有共同语言、与同龄人的交往远胜父母的罪魁祸首。与父母疏远进一步促使尊老养老敬老观念淡化。

2.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淡化,长幼地位颠倒

两千多年来,儒家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思想中的精髓便在于“孝”,古有“天下孝为先”的说法,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然而在当今社会,人类发展正呈现出血缘关系逐渐淡化的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家庭伦理道德不断淡化。当前农村家庭伦理道德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子女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相互推脱。 二是财产争夺,兄弟姐妹为争夺父母财产大打出手,甚至反目成仇。三是夫妻之间未能做到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家暴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家庭伦理道德的变化不仅影响农村养老的质量,也破换了农村的道德风貌。此外,在当代农村一些家庭中出现了以子女为中心,一切围着子女转,一切子女说了算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十分扭曲的现象,“无违”成了子女对父母的要求,而子女对父母却缺少孝敬之意。他们只关心对自己有用处的老人,对于对自己用处较少的老人却鲜有关爱,尤其嫌弃因年老体弱而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这种长幼地位颠倒的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和谐家庭关系,还会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的不健康心理,对老人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敬重意识。

上一篇: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社会信任视角下医患紧张关系分析

旅游场中的互动仪式旅游...

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

我国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研究SWOT分析

女性领导事业与家庭两不...

人民币量化宽松政策给家...

论构建高校女性教師家庭...

浅析计划生育政策對家庭...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