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替孩子求职,徐州一家装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王小姐颇有感触。她说在一次招聘会上遇到过一位陪孩子来招聘的母亲,当她问这位“90”后的高校毕业生一些问题时,孩子母亲处处抢着发言,导致她和这位毕业生的交流多次遭阻断,无法正常沟通,最终这位“90”后的高校毕业生面试没有成功。王小姐说:“像这样的家长陪聘,我们是不反对的,但家长在招聘过程中处处抢着出头,孩子成为陪衬者,只会让我觉得是因为孩子能力不够,不够独立,不能胜任工作。”
家长在招聘会上的过度“表现”,不仅不能为孩子加分,相反还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印象。觉得这些“90”后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没有表现出他们身上应有的青春活力激情与创造力,反而表现的没有独立性,没有社交能力,还是像呆在母鸡翅膀下的雏鸡而不是雄鹰。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能在招聘会场上展现出最后的自己,自然也不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有些知名企业曾明确表示过,高校毕业生学习再好、学历多高,只要有家长“陪聘”的现象的,就不会考虑录用他们。招聘会是对长期呆在象牙塔的毕业生初进职场的第一次考验,而一些家长的过分担心与表现和孩子一的依赖,加深了企业对毕业生仍然没有独立的不良印象,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路上的第一条沟壑。
(二)就业偏向“高富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创业状况调查”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型以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为主,分别占34.5%、31%和10.9%,三者合计达76.4%;医疗、教育、科研、体育等事业单位占11.7%;三资企业占6.8%。[3] 今年,因为研究生自费等一系列原因,“考研热”有所下降,相对来说,“考公热”并没有降温的趋势。“90”后的毕业生就业还是倾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相对于外企求职率的小有下降,国有企业或大型私营企业仍然受“90”后的青睐。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的显示,整体职位量中,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占到了43%,但相对的却是因为不受毕业生亲睐的较低的职位竞争比。20人以下规模企业的竞争比是21:1,100-499人规模企业竞争比是73:1,竞争比是三倍之多,差距极大。[4]
随着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市场上诞生了很多规模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如广告创意公司、微商运营管理公司、创客公司等创业型公司团队。这类新兴企业其实薪资优势并不薄弱(小微企业的平均薪酬达5675元/月),其排名仅次于大企业(规模500-999人)的平均薪酬5680元/月。虽然如此,但是这些小微企业因为知名度不够所以很难引起刚出校门的“90”后大学毕业生的兴趣,况且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得他们对自已不够有信心没有勇气尝试。[5]
“90”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于“高富帅”,喜欢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私营企业等,导致了“高富帅”企业的就业竞争率甚至达到100:1,而对于不知名或新兴企业伸向他们的手视若无睹。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缺少新鲜的血液,没有创造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力;对于求职者个人来说,竞争过于激烈,意着淘汰率极高,不顾自己的实力,盲目的追求大企业,使得自己的就业成问题,职业生涯受到影响,还可能对家庭的和睦产生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