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鲜明的生理、心理特征,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使得养老问题亟待解决。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与西方社会不同,在差序格局下,中国家庭结构中父母年老后子女对父母的照顾是一种“反哺模式”,即下一代要对上一代进行赡养[1]。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和人口的大量经济型迁移,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机构养老也由于费用高、中国人习惯“养儿防老”,把住进养老院等机构认定为儿女不孝顺的道德谴责范围等面临困难,不少外国学者已提出“去机构化”思想。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日趋退化,又缺乏家人及时照顾时,居家养老无疑成为我国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在城市社区中居家养老的适龄老年人,他们生活在“社区”这个相对完善的城市系统内,有机会及资源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同时,他们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结合自身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对社区居家养老有着不同的需求,需要通过研究来评估满足其幸福生活的具体指标及改进方式。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社区老年人为基本研究对象,并对南京市运作较为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为本文的社会支持研究找寻参考依据。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前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并通过中国知网等查到相关文献百余篇。与此同时,不局限于文字资料的收集,通过相关的视频、影视剧资料,与专家、家人等共同探讨养老的问题,拓展思路与视野。
(2)定量分析
运用CLHLS2008年全国调查问卷结果,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所需的江苏省城市老人数据对城市老年人的需求及其满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经过筛选,符合要求的相关数据共有200组,笔者针对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了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有关居家养老需求及供给方面的基本信息。
(3)个案访谈
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定性分析弥补定量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数据不全、无法反应全貌等现象,对居家养老需求及供给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笔者通过南京允德乐龄建邺兴达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相关为老服务,经由工作人员的介绍来访问老人,与其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个案资料,对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访谈将以社会支持量表为基础设计半结构式访谈大纲,内容包括被访老人的基本情况、老人自身的正式与非正式支持情况、老人的心理感受等。
1.2.3 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主要为: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又名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简称CLHLS)中65岁以上组江苏省城市老人数据。
1.3 研究创新点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数据资料了解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情况的同时,结合自己在社区实地调查中收集的个案对其进行补充,增强研究严谨性;其次,分别从需求(经济、健康、精神、照料)和实际的服务供给(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维度对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社会支持研究;最后,对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提出解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