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开始,一些新的创业格局开始出现在欧美,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国家的许多高校里,高校的科技人才合理运用自身的知识技术创新成果,吸引投资资金的支持,创办公司,运作产业循环生产。
而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则算是科技创业发展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专家积极自主运用手中的科技成果通过创业途径增值个人财富,创造社会财富。学术界中兴起了创业文化潮流。朱翠琴在《事业与财会》2004年04期谈《“学科性公司制”与“学科性公司”》一文中研究发现,现有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集中创业模式如“学科性公司”“股份制公司—科技园”“资产管理公司—控股公司”“股份制·合伙公司·两合公司”几种,在实际运行中都体现出很好的实用性。论文网
美国作家艾伦在《技术创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业指南》(2009,10)一书中提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或者工程师成功转型为优秀的创业家,有如传感器无限公司(Sensors unlimited)的创始人格雷格·奥尔森(Greg·Olsen),谷歌公司(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以及穿梭于斯坦福与硅谷,麻省理工与波士顿128公路,北卡州立大学与三角科技园之间的尖端科技人才们,众多工程师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考夫曼校园计划“使得美国推进了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而在美国甚至是全球李氏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贝多法案》(《Bath Dole Act》)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进程。美国的科学家们始终对”实验室—市场“相结合的科学创业观念根深蒂固,很好的例子是被《生命》杂志誉为19世纪最高成就者的发明家和创业者的托马斯·爱迪生,他相较之其他的有着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们地过人之处在于他充分将这些发明陈国作为基础,从投资者中获得资金支持,将他的伟大发明运用到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发明的最大价值。美国人对这种价值观十分认同。在高校中,将个人学术技能与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和市场商品,从而提升教师报酬和专业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学术创业成为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科技人员创业领域中的一个特色表现是大学衍生公司的发展。周一杰;王柏轩的文章《大学衍生企业与母体的互动发展模型探析》(《经济技术》2009年05期)中介绍了衍生公司的一些概况。衍生公司(Spin-offs)是指一般生产在大学周边,依托大学的科技和治理资源,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一种公司形式。这得益于美国公共科技政策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联邦政府资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也得益于创业型大学历练的兴起于发展,学术文化价值取向逐渐发展变化,即大学平等地尊重教师专业技能与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商业潜能,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和学生依托发明成果创办衍生公司,其中的先驱,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在1998年至2007年之间共创办了224家衍生公司。大学衍生公司的创办日益成为美国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发展较晚,但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颇有成效。“中国产学研联合工程”是重要的助推器。赵乔干,罗英姿,吴厚平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发表的文章《中国“产学研联合工程”的重构》(2002年第03期)中提到,目前,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是否该以创办公司的形式转化科研成果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