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三林镇自宋朝开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经济等领域里蓬勃发展还保留了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三林镇有刺绣、舞龙、圣堂庙会等多项富含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名录,三林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一,还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龙狮运动之乡”之称。三林镇依然保留着举行“三月半圣堂庙会”的习俗并发展为上海民俗文化节活动,其中有花车巡游、城隍出巡、舞龙舞狮等节目,让更多的市民能有更多机会亲身参与到民俗节庆的活动中,体会到民俗的乐趣。三林镇依托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群众文化氛围,积极地传承和创新三林舞龙舞狮、三林刺绣等等的当地特色文化,积极举办群众各种文化活动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以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激起群众对本地的自豪感以及积极奋发的生活精神,曾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林镇已经成功申报了三林盆景、三林舞龙、三林酱菜、圣堂庙会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为传承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由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不可避免地会落后于现代文化,并且现代社会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人的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在一些国人的认知里,民俗文化甚至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它们没有保护和延续的必要,应该摈弃。推崇当下流行的潮流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民俗文化也不该被遗忘甚至刻意地遗弃,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研究尽量客观地反映出三林地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情况并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二) 已有研究概述

对于三林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学会的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于2015年他参与主编了《三林塘时光》的系列丛书,以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作为切入点介绍民俗对三林地区的居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且重点介绍了圣堂庙会、城隍西巡等民俗节庆活动,表现了三林人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一系列丛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的三林民俗生活的日常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三林民俗文化的丰富性。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的游红霞发表过《传统民俗复兴的文化乡愁叙事——以上海浦东三林镇为例》的论文,从三林镇传统民俗的复兴开始,介绍了三林地区的民俗表演、圣堂庙会、民俗习俗等等民俗文化活动。她认为民俗文化是构造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中心力量,传统民俗的复兴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的民俗文化进行回忆和复兴、体现文化认同和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能够唤起我们对家乡的乡愁。文化乡愁是对过去的文化的怀念、继承、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核心部分之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上海浦东三林镇是在全球化、都市化背景下构成的都市,却又保留着城镇的传统民俗。上海浦东三林地区传统民俗的复兴代表了当地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培养了居民们对三林镇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民俗的传承是传统民俗复兴的主要内在和精神动力。

关于上海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蔡丰明教授曾经发表过研究上海民俗文化传承机制的论文,并在多篇论文中对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他认为上海目前在民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部分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后而逐渐消亡;部分民俗文化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管理,受到盗版的危害;政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立法制度等问题。在文章内他还对这些危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政府要更多地发挥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的调控作用,完善立法机制,成立专项基金,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发挥民俗专家的优势,让专家学者们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更多的宣传工作,利用社交网络新闻媒体、报刊书籍等渠道,提高市民们的文化自觉性等。文献综述

上一篇:时尚信息的智能手机多维偏好分析
下一篇: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生存状况研究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4036字】

邢台市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3174字】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

探析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

天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