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1南京市各分区人口分布情况
范围 用地面积(平方千米) 城镇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千米)
老城区 52 158 3。03
主城 278 350 1。26
中心城区 834 531。5 0。64
东山副城 110 33 0。3
仙林副城 158 26。9 0。17
江北副城 288 66 0。23
同时,作为主城区的核心地区,老城区行政、医疗、商业、教育和企业资源均居全市之首,据统计,老城区集中了主城区60%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更是达到70%。就业岗位和公共资源的大量集聚,导致通勤出行和弹性出行均存在巨大的需求,尤其是通勤交通高峰时段出行需求集聚度高,对老城区动静态交通造成巨大压力。[8]
(2)老城区是道路交通流量最集中、饱和度最高地区,动静态交通压力大
老城区道路交通需求总量大、密度高,给有限的道路资源造成巨大压力,交通拥堵现象严重,道路饱和度高,相当一部分干道的饱和度达到了0。9以上,平均车速也较低,高峰时段平均干道车速紧17km/h左右。
图2。1老城区主要干道高峰时段饱和度
图2。2各路段车速
老城区机动车拥有水平高,机动车总量达到36。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达到28。3万辆,私人汽车千人拥有率高达179辆/千人,高机动车拥有水平带来基本车位需求高,夜间停车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尤其是老旧小区由于执行的历史配建标相对比较低,成为夜间停车矛盾的重灾区,如图2。3所示。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图2。3老城区机动车高保有量导致基本车位需求大
(3)交通设施发展空间最受限制地区,整体路网密度低、支路网系统性差
受到发展阶段的限制,老城区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老城区是交通设施供应条件最为紧张、交通历史遗留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道路扩容的空间小,将长期面临整体路网密度低、支路网系统性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