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连接 <0 <0 0.8<ET<1.2
3 江苏省碳排放时空演变趋势
3.1 碳排放时间演变趋势分析
江苏省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28442.02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71465.61万吨,增长了1.51倍,整体呈增长态势。从其演变趋势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迅速增长阶段。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由2000年的28442.02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63125.90万吨,年均增速为12.06%;2)2007—2012年相对缓慢增长阶段。碳排放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呈波动增长态势,由2007年的63125.90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71465.61万吨,年均增速为2.51%。后期碳排放增长速度虽明显放缓,但仍呈现增长趋势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碳排放形势不容乐观。江苏省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万元GDP碳排放水平由2000年的2.75tec/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63tec/万元,年平均降幅为11.53%。从工业部门碳排放演变趋势看,制造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全省碳排放比重基本文持在65%以上,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2012年分别占全省碳排放的11.39%、19.65%、19.80%。
江苏省碳排放总量与增长率变化 江苏省碳排放强度变化图
3.2 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3.2.1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空间差异
江苏省碳排放空间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2004年变异系数最高,为0.69,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城市经济、工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所造成的。从各年份不同城市占全省碳排放比重平均值看,南京(29.43%)、苏州(15.53%)、无锡(12.01%)与徐州(10.62%)4市碳排放占比高于13市平均值(7.69%),除镇江碳排放比重高于5%,其他城市均低于5%。由此可见,碳排放高值区多分布于苏南地区,这与其经济发展迅速,能源刚性需求较大密不可分。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变化趋势与碳排放总量大体一致,亦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从各城市不同年份碳排放强度平均水平看,南京(3.70tec/万元)、镇江(1.84tec/万元)、徐州(4.12tec/万元)、淮安(2.68tec/万元)、连云港(2.94tec/万元)等5市碳排放强度高于13市平均水平(1.84tec/万元),单位GDP碳排放高值区多集中于苏北地区,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有关。
- 上一篇:手性1-芳基咪唑啉及一种相应咪唑盐的合成与表征
- 下一篇:北京市雾霾成因解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
-
-
-
-
-
-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