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侯军利[21]课题组以对苯二乙醚和多聚甲酸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于氯仿中反应,通过分离得到相应的柱[5]芳烃、柱[6]芳经、柱[7]芳经、柱[8]芳烃、柱[9]芳烃和柱[10]芳烃,分别占20%、10%、3%、1%、2%、2%。
2011年,Nierengarten[22]课题组以 2,5-二乙氧基节溴为原料,以路易斯酸为催化聚合生成相应的柱[5]芳烃,并且发现柱芳烃的生成过程是受热力学控制。
1。3。2 以柱芳烃为大环分子的超分子组装
分子组装分为两种:组装和自组装;组装即使以特定的方式通过某种指令产生的,自组装就是分子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其规律自行产生的。在柱芳烃的化学结构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连接重复单元的亚甲基桥链的连接位置,柱芳烃是1,4-对苯二酚单元在其2位和5位由亚甲基连接而成的环状大分子。
2008年,Ogshi[19]课题组在合成柱[5]芳烃的同时,并研究了柱[5]芳烃与紫精和吡啶盐衍生物的主-客体性质。二辛基紫精结构中的紫精部分能够进入到柱[5]芳烃的空腔,然后与柱[5]芳烃形成一种主客体配合物。黄飞鹤课题组[16]报道了水溶性柱[6]芳烃的合成,并研究了其对吡啶盐衍生物的分子识别,和组装体从纳米管到纳米囊泡的可逆转换,以及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单分散性控制WP6在水中的溶解度。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论文设计对介孔纳米二氧化硅颗粒MCM-41进行双硫键的引入改性,同时合成柱[5]芳烃;然后将改性后的MCM-41吸附负载分子罗丹明,再与柱[5]芳烃进行分子组装;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谷胱甘肽对其作用时罗丹明的释放情况。我们并对所有过程产物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测定以研究其结构和性质。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对癌细胞及肿瘤细胞给药系统的研究。目前,治疗癌症和肿瘤有手术、化学疗法等多种方法,但是化学疗法仍然是治疗首选方法。可是化疗法自身存在许多缺陷,大部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的正常细胞,并给病人带来种种副作用。如果对癌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靶向释放,在到达目标细胞以前实现零释放。这不仅使得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大大减小甚至没有副作用,而且大大提高药效。本课题所合成的柱[5]芳烃和MCM-41组装产物就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由上可知癌细胞内的谷胱甘肽浓度大大高于人体正常细胞,所以当我们所设计的物质携带药物到达人体内时,对正常细胞释放量较小或不释放,而对癌细胞就会大量释放。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控制,以此治疗癌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