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高校中文教育转型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1-01

自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设想已近3年,这段时间里,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股创业的热潮,各高校也纷纷根据自身论文网的办学特点开展创新教育,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作为高等教育传统专业之一的中文教育,在这股大潮中却表现平平,无论是从规模。方式,还是从事后的结果反馈来看,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这条路上还大有可为。

一。中文系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就业难“大背景下的必然出路

人口众多是的一大基本国情,将近14亿的庞大人口数目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将就业放在醒目的位置,甚至在2017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直言,经济发展增速的确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就业方面,每年动辄上千万的待就业人口已经为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汉语国际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设了汉语课程,中文教育不再单单是中国高校的内部事务,而是具备了国际属性。近年来,中文教育中的对外汉语和国际汉语教育等方向发展迅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们立足于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教育的新路径。新方式,并且源源不断地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好的做法,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创新。

二。中文系开展创新教育的现状

1。多管齐下

目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讨。从培养目的来看,既有将职业化教育引入中文教育的尝试,也有对素质教育的坚持,并将之深化成为终极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的手段来看,既有对中文大类专业进行细化和再分类,发展出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中文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也有仿效交叉学科的优势,将中文专业教育同其他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尝试;从培养过程看,既有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中文教育的新做法,也有另外单独开设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新举措。

2。战果初成

一方面,创新教育的引入,加速了当前中文教育对学生培养方向的细化,目前学界已经初步形成了职业化教育和素质化教育两大方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引入创新教育。另一方面,专业的细化和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以孔子为载体的对外汉语专业受到热捧,在为中文系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扩大了汉语的影响。

3。新矛盾。新问题涌现

当然,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生着新的矛盾,中文教育走向创新导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职业化和素质化教育的两条道路虽然都坚称自身是未来中文教育的前进方向,可是对于任何一方的过分重视都会引发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引发连锁效应。其次,新开设的各个专业虽然为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出路,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取得了预计的效果,其中一些如中文信息处理等面临着不冷不热的尴尬境地,既没能完成当初开设专业的初衷,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行之有效的调整。总之,新的尝试并不总是带来新的成就,也总是伴随着新的问题和矛盾。

三。中文教育转型的可行路径

针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新出现的问题,中文教育的转型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创造校园里的创新氛围“。当前,汉语热正当其时,国际国外大环境非常适合汉语教育的转型和创新。对此,高校在进行中文创新教育尝试的时候,必须紧跟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尤其需要注意对校园氛围的营造,使之同外部环境相适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其次,建立起系统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事物,很多高校还都处于摸索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辅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无论是教学思路,又或是课程设置,通过各个方面的调整,建构起完善的教学体系。最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是否能够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需要着重加强本校的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调研。座谈等方式来提升老师们的视野和高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队伍,并最终通过他们来带动全校的学习氛围,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双创“背景下的高校中文教育转型的具体措施

1。课程定位转型

大学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中文教育,大学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更重要的是大学中文教育更强调自身文化传承功能,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大学中文教育改革,既要将大学中文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还要强调大学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在双创“背景下,大学中文教育课程设置要充分发挥中文各个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使用当代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日益交叉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全面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综上所述,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大学中文教育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要兼顾大学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体现大学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功能的特殊要求。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大学中文教育课程设置不足,导致不能很好的兼顾大学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W技术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换换代,大学中文教育课程定位变得更加模糊,课程教学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面对全新教育形式,作者认为中大学中文教育课程定位应该将大学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细化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一味的喊口号,例如可以让大学生多参与报告会。研讨会。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促进大学中文教育及时发生转变,提升教育质量。2。大学中文教育教材形式转型

长期以来,由于纸质印刷媒介的局限性,导致大学中文教材呈现出来过于单一化的局面,文本之间大小不同,厚度不同,内容相似,取法多元化内容,教材的丰富性不足。在大学中文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过多倾向于政治内容,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和学生实际思想行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在教材结构编排上,几乎都是采用母体单元形式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固然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但是从纵深角度对大学中文教材的编排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会导致各个单元之间缺乏联系性,相互之间连贯不足。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融入渗透,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新兴媒体出现,对大学中文教材的转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大学中文教材转型提供了可能。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持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的发生了改变,结合这种情况,大学中文教材编写者在坚持以纸质印刷教材为主的基础上,顺应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趋势,开发不同形态的大学中文教材。例如可以开发建设电子教材。互联网教材。微信公众号教材,实现大学中文教材的多元性和教学内容的可变性,确保大学中文教材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3。教学观念转型

传统教材模式下,大学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教师统领整个课堂,学生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大学中文教材不能成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反而成为阻碍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鸿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将内容讲解完毕后为止,而大学生只能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考试。这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需要及时得到转变。不管任何阶段的教育,学生都是教学的中心。为了改变大学生对大学中文教育传统的刻板印象,教师就不能局限于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理念中,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研究性教学。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工作学习奠定坚实记仇。

4。教学方式转型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是教师一切教学依据,教师的教案是由教材。教科书。参考资料组成。对于传统教材的依赖,导致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主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被动的学习,学习大学中文课程成为一种任务,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无从谈起。最近几年,随着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应用发展,为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形式多样的教学课程如PPT课件。慕课。微课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学习途径开展大学中文课程学习。例如大学校园可以以自身的局域?W为基础,创建大学中文教育在线网站。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些途径开展学习和交流,增强师生和生生交流的额频率,拉近学生和大学中文课程以及教师的距离。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中文教育转型初探

上一篇: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國际化建设【3420字】
下一篇:双创”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學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3575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